微軟IE瀏覽器15歲生日:盤點IE歷程
10多年前,得益于Windows捆綁IE的連帶關系,IE瀏覽器與網景公司爆發的瀏覽器大戰中勝出后,一直在瀏覽器的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從Windows 95 OSR2開始,它被捆綁作為所有新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統中的默認瀏覽器,微軟IE團隊近日在Exploring IE官方博客上宣布,到本月IE就正式發布了15周年。
但微軟于2001年發布Windows XP后,IE瀏覽器發展開始停滯,自2004年以來它丟失了一部分市場占有率,為Firefox及后來的Chrome瀏覽器的增長提供了計劃。。
據市場分析機構Net Applications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微軟IE市場份額剛超過60%,Firefox市場份額為23%,Chrome份額約7%,蘋果Safari份額近5%。
借助即將發布的IE 9,微軟試圖在瀏覽器大戰中重新獲勝,IE 9的重點功能包括支持HTML 5、改良過的JavaScript 引擎,同時還可通過電腦的繪圖芯片來加速文字與圖像呈現。
微軟已發布一些IE9的技術預覽,目前正在開發β版本的IE9,預計9月15日發布。微軟尚未披露正式版本IE9瀏覽器的發布日期。
回顧微軟瀏覽器發展史,不難發現IE前進的道路上布滿了荊棘:
IE瀏覽器于1995年8月16日問世,較微軟Windows 95發布時間晚1個月。IE瀏覽器是Internet Jumpstart Kit的一部分,Internet Jumpstart Kit是微軟Plus附件的一部分。瀏覽器起源可追溯至公司互聯網戰略日(Internet Strategy Day)上,微軟當時表示已意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性,所有產品都將添加網絡功能,微軟通過授權Spyglass的Mosaic瀏覽器獲得大量代碼。IE并未馬上取代網景,因為網景在1997年底前的份額一直在50%以上。IE最初是靠和Windows捆綁獲得市場份額,且不斷爆出重大安全漏洞,本身執行效率不高,不支持W3C標準,Internet Explorer一直被人詬病。
IE 3是微軟在瀏覽器市場獲得成功的關鍵,IE3包含在操作系統中,此舉招致重大反壟斷審查,去年,歐盟告誡微軟,在Windows中包含瀏覽器將違反歐盟法律。微軟被迫在歐洲市場將瀏覽器與Windows完全剝離,允許用戶下載任意款瀏覽器,并允許歐洲PC買家或升級Windows的用戶選擇自己希望安裝的瀏覽器。在其它地區,IE仍是Windows的一部分。
Internet Explorer也是一款招致非常多批評的網頁瀏覽器,大部分批評都集中在其安全架構以及對開放標準的支持程度上。
Windows XP SP2更新時,IE 6進行了重大安全升級。但因微軟自2001年發布Windows XP后,到2006年才發布Vista,IE未能站在創新前沿,于此同時,2004年開始,Firefox則繼續添加標簽瀏覽等新功能,搶了IE很多的市場份額。
目前微軟對正在開發的IE9瀏覽器在技術上同Google、Mozilla和蘋果瀏覽器的競爭寄予了厚望。#p#
下面是IE瀏覽器發展里程表:
1995年:IE1.0
IE瀏覽器第一個版本于1995年8月發布,較Windows 95晚一個月,該瀏覽器不是操作系統的一部分,而是微軟Plus附件中Internet Jumpstart Kit的一部分。
1995年:IE2.0
1995年11月,微軟發布IE2.0,首款支持Macintosh和Windows的瀏覽器,并支持SSL協議、HTTP cookies和互聯網新聞組(Internet newsgroups)。
1996年:IE3.0
1996年8月發布,支持電子郵件,GIF和JPG文件顯示,無需附加應用即可直接播放音頻流。
1997年:IE4.0
IE4.0支持DHTML,捆綁Outlook Express 4。
1998年:IE5.0
1998年9月發布,支持DHTML,添加更多個性化功能。
2001年:IE6
作為Windows XP的一部分,IE6數年來一直是網絡瀏覽器的標準。
2006年:IE7
2006年10月份發布,IE7支持標簽瀏覽,并添加有反惡意件保護。
2009年:IE8
2009年3月發布,是Windows 7的一部分。
2010年:IE9
IE9支持HTML5,預計9月份發布。
以IE為核心的瀏覽器 :Maxthon(前身為MYIE)、 GreenBrowser、TouchNet Browser、騰訊TT、世界之窗、360安全瀏覽器和搜狗瀏覽器等。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