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云加油——VMware最新vSphere 4.1亮點解析
重溫VMware整體云計算戰略
美國時間7月13日,在云計算與虛擬化領域處于領導地位的VMware發布了vSphere 4.1,這是自去年VMware推出業界首款云計算操作系統vSphere 4.0之后的一次重要的升級,之前業界稱之為vSphere 4.0 Update 1。近日,這款新品也正式亮相中國市場,那么它具體有哪些亮點與改進之處呢,我們今天就來仔細看一看,不過在這此之前,我想有必要再回顧一下VMware對虛擬化和云計算的理解和定位。
這是一張趨于完善,并且內涵豐富的VMware產品體系架構圖,從底層方面來看,vSphere提供了服務器/數據中心級的虛擬化,它也成為了VMware私有云的基礎平臺架構的核心,VMware View則虛擬桌面端的平臺,它與vSphere緊緊的綁定在一起,共同處于vCenter的管理之下,而再往上,則通過Redwood項目(即以前的vCloud)將基于VMware架構體系的私有云和共有云結合起來,來為用戶提供一個混合云的基礎架構,在此之上VMware將用收購來的SpringSource來構建基于云的應用開發平臺,方便用于在云計算模式與環境下開發相應的應用,為此VMware也將在此基礎上提供企業的核心云計算應用,比如Zimbra企業郵件系統、文件/打印服務以及目錄服務等應用。
在VMware整體的云計算構想中,混合云是VMware的終極發展目標,因此其平臺建設與產品研發也將圍繞這一理念來展開。
在Gartner最新的一期x86服務器虛擬化基礎架構魔力象限中,VMware的優勢明顯,占據了最高的位置,這也體現出了VMware在企業級虛擬化與未來計算架構/產品方面的整體優勢。
vSphere 4.1的整體概況與更新亮點,對于vSphere 4.0的用戶,只要還在維保期內,即可免費升級。
#p#
vSphere 4.1的功能與性能亮點
一個產品的升級換代,在功能上的豐富與性能上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用戶所非常關注的地方,而在這個方面,vShpere 4.1相較于4.0版本,在一個關鍵功能與整體性能上均獲得了明顯擴展與提升。
vShpere 4.1的更新亮點,其中桔紅色就是4.1所具備的新亮點,從4.1開始vCenter將全面采用64位的架構,從而獲得了更為強大的管理能力,而這也為4.1獲得更強大的性能與功能提供了基礎保證
這里要指出的是,vSphere 4.1不僅包含傳統的ESX,還有ESXi(現在稱為VMware vSphere Hypervisor)。但從今以后的所有新版本,將只包括ESXi。對于某些客戶來講,這就面臨一個問題,即必須遷移到新版本。但是以前,ESXi并沒有包括服務管理控制臺,而且很多管理員從2001年就開始使用ESX,早已習慣了使用服務控制臺界面的管理方式。VMware將如何說服這些客戶呢?
對此,VMware公司(中國)高級產品經理吳啟新表示,“相信這將會有一個過程。其實,我們并不從今天這個時間點才開始宣布要轉到ESXi。4.0產品發布之后,我們所有的工程技術人員、技術服務人員一直在向客戶強調ESXi的優勢,它也可以與第三方管理控制臺進行很好的集成。所以,在遷移的過程中,可能會對企業目前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影響肯定并不會太大。目前,我們已經在官網上發布了一個包含從ESX遷移到ESXi所有問題的指南,包括技術規范、銷售認證指導、服務指導等。所以,我們會幫助客戶來完成這項遷移工作。正如你所說的,4.1平臺將是最后一個同時支持ESX和ESXi的平臺,隨后的版本將只包含ESXi。”
相對于4.0,vSphere 4.1在虛擬化能力方面有了明顯的提升,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就單機的虛擬化能力來看,4.1并沒有進步,但從數據中心層面來講,提升的幅度是非常巨大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就利益于vCenter的進步。
內存壓縮技術在某種角度上講,很類似于IBM PowerVM在POWER7平臺上實現的主動內存擴展(AME)技術,都是通過對內存數據的壓縮,盡量優化內存空間的分配以達到更充分利用內存容量的效果,最高可變向提高30%的內存容量,這對于虛擬化平臺的投資節省是非常有好處的(你可以少買30%的內存容量而獲得同等的虛擬化性能)。
如果說存儲和網絡I/O也是一種應用處理所需要的資源的話,那么可定制的存儲和網絡 I/O分配能力,就像是可以根據應用的需求(也可以說是優先級)來分配不同數量的vCPU與內存一樣,可以讓管理員更好的為關鍵應用來分配更多的存儲和網絡I/O資源,比如為其本分派SSD存儲池,為其分派更高帶寬的虛擬網絡連接通道等等,這對于滿足關鍵任務應用的需求,保證它們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虛擬機的遷移對于虛擬化應用以及未來的云計算的部署與實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隨著IT基礎架構的全面虛擬化,在未來的企業私有云平臺上,虛擬機的遷移無論從速度來是規模上講,都將有更高的要求,而在vSphere 4.1中,可同時進行遷移的虛擬機數量從4.0的4個提高到8個,虛擬機遷移的速度也是4.0版的5倍,這對于企業的虛擬化應用的意義不言自明。
#p#
vSphere 4.1的新變革——vCenter的新管理模式與中小企業方案
上文我們主要介紹了vSphere 4.1在功能與性能方面的改進和亮點,不過對于用戶的實際采購和部署來說,下面的所要講的可能要算是一種管理與銷售方面的變革,其中源自vCenter改進與增強而產生新的許可模式以及面向中小企業的新的推廣方案最為引人矚目。
首先,VMware通過提供用于配置管理和應用程序發現的產品,擴展了VMware vCenter 產品線
• VMware vCenter Configuration Manager(以前稱為EMC Ionix Application Stack Manager 和EMC Ionix Server Configuration Manager)
• VMware vCenter Application Discovery Manager(以前稱為EMC Ionix Application Discovery Manager)
之后,VMware將使管理許可模式與管理單元(虛擬機)保持一致,對vCenter 產品系列采用按虛擬機數量定價的模式。這樣做之后,使得云計算應用程序不再依賴于地點和硬件,因為對于企業來說最為關鍵的是應用,所有的硬件都是為其服務的,而在云計算或是虛擬化的環境下,應用實際上是與虛擬機相掛鉤的。如果說一個虛擬機對應一個應用,根據我們在虛擬化平臺上的管理經驗,尤其是虛擬機遷移的大量采用,這個虛擬機并不是固定與某個硬件平臺相綁定的,所以這種虛擬的耦合(應用隨虛擬機走)與物理的耦合(虛擬機建立在物理平臺之上)關系,在云計算/數據中心虛擬化這種資源池化的理念下就產生了某種沖突。
比如,vCenter中有一個產品AppSpeed是用來優化虛擬環境中應用性能的,原來授權的模式是以硬件平臺上的CPU數量為標準,但是這就有一個問題,平臺A買了AppSpeed的許可,上面的虛擬機都將具備這一功能,但另一個平臺B若沒有購買這個許可的話,平臺A上的虛擬機就無法遷移到平臺B上,因為AppSpeed在平臺B上是不可用的,這就需要企業為平臺B也購買AppSpeed許可。當然,企業可以根據需求在有限的幾臺服務器上購買AppSpeed的許可,為這類虛擬機劃分出一個單獨的資源池,但是畢竟不夠靈活,因此為了應對未來企業更大規模虛擬化和云計算的需求,VMware將授權模式調整為針對虛擬機收費而不再與CPU數量掛鉤了。
從9月1日開始,vCenter的一些與虛擬機密切相關的產品的許可授權模式將發現改變,從原來的以CPU數量授權改為以虛擬機為單位進行授權,不過在9月1至12月15日之間,這兩種方式并存,12月15日之后將全面采用虛擬機授權方式,不過新的授權模式只適用于vSphere 4.1,因為vCenter的版本與功能不一樣,4.0并不支持。
虛擬機授權模式中,是以25個虛擬機為一個授權單位,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購買相應數量的授權,上圖是一個與傳統的CPU數量授權模式相比較的結果,可以看出某些產品的授權費用調整后可能更高,但大部分都有降低,有的降低還很明顯,至于需要購買多個授權,在新版的vCenter控制臺中可查看日志文件,了解客戶目前使用了多少個虛擬機?購買的虛擬機的License是否足夠用戶使用?所有這些信息都會提示預警。而且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成本核算與考慮也與虛擬化整合比有密切關系的,并且不見得所有的虛擬機都需要這些高級功能,所以也給用戶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還是上文的例子,如果換成虛擬機授權的模式,那么平臺A與平臺B就可以通行無阻了,因為授權已經與物理平臺無關,而這種無關性其實也云計算的一種基礎理念,顯然這種授權機制就是為云計算這種需要更為靈活的平臺架構所準備的。
吳啟新對此補充到,這次授權模式變更涉及的只是小部分的產品,像VMware vCenter AppSpeed、VMware vCenter CapacityIQ、VMware vCenter Chargeback和VMware vCenter Site Recovery Manager等都是管理功能類的,而這些產品與虛擬機的數量關聯性非常大。我們原來的客戶如果采用以CPU為單位的計價模式可能會感覺有些吃虧,比如一個宿主機上運行50個虛擬機,但很少有50個虛擬機全部使用上面幾種產品的情況,但卻要為全部的使用付費。采用虛擬機為單位的計價模式優勢就很明顯,使用多少個虛擬機就支付多少。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vSphere 4.1對于中小企業市場的新推廣方案。VMware對于中小企業的虛擬化發展是情有獨鐘的,它認為中小型企業對虛擬化的采用速度快于大型企業,并且更為成熟,與此同時,中小型企業正在尋求支持未來增長的易用性、價值和能力。根據2009年12月Forrester的調查,60% 的中小型企業將服務器部署的虛擬化、災難恢復和業務連續性功能以及基礎架構整合的標準化確定為高優先級或關鍵優先級。而為此,VMware也進行了長久的努力,到目前中小型企業中74% 的虛擬化服務器都在使用VMware 技術(根據Forrester 研究調查,2009 年12 月),現在中小型企業也已經是VMware 的客戶群中規模最大和增長最快的部分, 在最近兩年內,VMware 的中小型企業客戶量已增大三倍。
隨著VMware vSphere 4.1 的發布,VMware 增強了針對中小型企業的虛擬化產品組合,尤其是中國市場,將高級功能引入這一細分市場并制定了新的價位:
• 免費提供VMware vSphere Hypervisor - VMware vSphere Hypervisor(以前稱為ESXi 單服務器版本)為所有規模的客戶免費提供經驗證的VMware 虛擬化技術的基礎。
• 以更低的價格推出新的VMware vSphere 4.1 Essentials - 針對小型企業提供的一體式虛擬化解決方案,起步價為每處理器83 美元。
• vMotion 現已包含在VMware vSphere 4.1 Essentials Plus 和Standard 版本中-業界最高級的實時遷移功能現已包括在面向中小型企業的產品中
從vMotion功能的加入這一點,就可以看出VMware對于中小企業的看重,虛擬機遷移功能長期被視為高級功能,而不會出現在低級版本中,但虛擬化的逐漸普及,vMotion也越來越應該成為一種基礎的功能來提供給更多的用戶,因為離開了虛擬機遷移,也就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虛擬化。
吳啟新表示,VMware先前推出的針對中小企業的促銷,實際上只是單純價格意義上的促銷。但是,我覺得雖然中小企業對于價格非常敏感,但是單純依靠價格的折扣并不能真正打動他們。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我們這次針對中國市場的特點將產品與服務打包在一起向客戶提供。我們需要確保中小企業不僅買得起,還能用得起虛擬化。對于中小企業,我們的態度并不是立即收獲大量的銷售收入,而是更加著眼于長遠。因為我們知道,單純依靠一兩個產品和服務,并不能從總體上改變公司整體的銷售收入。只有VMware在中小企業客戶群中建立很好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尤其是對于VMware產品真正發揮作用的認識迅速提升,這才是我們真正希望看到的。
事實上,面向中國市場的中小企業解決方案徹頭徹尾都是由VMware中國團隊設計的,非常具有創新性。從產品和服務的選擇、價格的制定、服務的實施等各個方面,VMware中國公司都是完全由自己操作的。吳啟新感嘆到,其中歷經了許多的談判過程,但最終還是爭取下來了。但是,此項舉措僅僅是針對中國市場才有的,其他市場并沒有。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VMware是一家非常靈活和具有創意的公司。相比之下,其他規模更大的公司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