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當炫證女還是當高齡碩士?
十幾年的寒窗苦讀,想必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高校畢業后,我們都進入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階段。前些年本科畢業還可以找一個不錯的工作,現在卻是碩士都難于求職。于是乎,各類考證,成為眾人皆捧的事情。最近,有一位"炫證女"風靡網絡,她曬出了自己所考取的大大小小幾十種證件,圖片旁邊有文字說明稱:"炒房不如考證,拜金不如拜知",此女自稱北大畢業,在家宅著月入6000元,多的時候兩三萬,網友稱其為北大"炫證女".
炫證女本科學歷,但學識卻不僅停留在一個專業上,看看人家取得的成績:大二就過了英語六級、計算機二級,畢業后又連續攻取了律師證、會計證、思科CCNP、CCIE、國際CFAA、CFAI等的證書.雖不能說炫證女是全能型人才,但至少是復合型人才,她的學識早已超越了自己的學歷,就業面很寬,有英語教師、兼職律師、兼職會計、網絡工程師等多種職位可供選擇.而且,她所攻取每一本資格證,其職位對于國內的需求來說都沒有達到飽和,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在職場中游刃有余的狀態,她當然有資格當宅女,體味小資情調,享受自己的優越感.
與炫證女高調相對應的是高齡碩士滕振國求職的尷尬,同樣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他曾以農民工的身份、以高中生的第一學歷、以38歲高齡考上重慶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轟動河南.碩士畢業后,遭遇了35歲這個求職門檻.業內人士認為,30歲已成為中國眾多求職英才就業時一道不可逾越的檻,何況42歲?求職屢屢碰壁的他,生活又回到了原點——重新回到了曾經打工的高校做管理員,重新當起了農民工.
中國,這樣的大高齡碩士不少,碩士研究生招生條件中規定年齡在40歲以下,極少專業規定為35歲以下,大學招生敞開年齡柵欄之后,有少部分專業不限制年齡.想當年,錢理群39歲才考入北大,最后以優異的成績留校,現在已是著名的人文學者,魯迅、周作人研究專家.
有媒體評論稱,滕振國最大的尷尬,是錯把今朝當前朝.要是在三十年前,一張碩士畢業證書或許能解決他的根本問題.而在當前"博士一禮堂、碩士一走廊、學士一操場"的激烈地排隊競爭就業形勢下,妄圖以一張碩士畢業證書來獲得所謂的成功顯然過于天真和自負.比如,錢理群考上北大研究生的那年是1978年.那是一個連初中生都很稀缺年代,碩士畢業根本不存在就業方面的壓力.
炫證女說,我不是為了考證而考證,而是掌握一門知識和技能的證明.炫證女的這些證,實際上代表了她所擁有的適應這個社會的知識和技能.滕振國報考的是一個十分冷僻的專業,哲學系倫理專業思想政治教育方向,這個專業除了留大學任教之外,社會上很難找到對應的職位,在這樣一個漠視倫理的年代,有多少人愿意聽倫理教育的大道理.實際情形是,大學為了適應社會和競爭的需要,也正在縮減這些不適應市場的冷僻專業,滕振國更難在大學找到自己的立錐之地.
學歷不等于學識,學識不等于學業.學業,目前所賦予的時代含義是通過學習而成功就業.學業有成不僅指學歷到手,還包含成功就業,甚至包含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績或者成就.
炫證女不僅有北大學歷,還有多專業的學識,她考證目的顯然是學以致用,通過優雅的職場身影來看,她做到了學業有成.高齡碩士滕振國考研雖然完成了學歷,也有一定的學識,但還談不上成功就業.
市場經濟時代,市場是試金石,在進行時間、金錢、人力、智慧等投資時候,第一個參考因素,應該是市場.不僅要考慮當下的市場需求,還得考慮市場前景和面臨的風險,以及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市場需求產生的相應變化.市場競爭是殘酷的,不講情面,一律平等,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