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軟件留"后門" 深圳一男子攻擊金融機構被捕
一公司職員鄒某某在為某金融機構開發理財產品計算機程序時留下“后門程序”,之后多次進入該系統,非法獲取客戶資料并將其賬戶資金相互轉入轉出。近日,福田區檢察院以涉嫌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批準逮捕鄒某某。這是刑法修正案(七)施行后,深圳檢察系統辦理的第一宗以 該罪名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新型案件。
2009年7月,某金融機構委托某公司開發一個銀行理財產品的計算機程序,該公司便讓鄒某某負責研發。在研發過程中,鄒某某突起歪念,在未告知公司和該金融機構的情況下私自在程序中加入了“后門程序”,以備今后進入該理財產品系統,將該金融機構客戶的錢轉到自己賬戶上。之后,程序研發完成并交付該金融機構投入運行。2009年9月,鄒某某用自己的銀行卡進行測試,通過“后門程序”順利進入此理財產品系統。成功之后,鄒某某又在2009年11月至 2010年6月間先后多次進入該系統,并采用技術手段非法獲取了70多名客戶的資料、賬戶密碼,非法查詢了多名客戶的賬戶余額,還將23名客戶的賬戶資金在不同的客戶賬戶上相互轉入轉出,涉及金額共計1萬余元。
自2009年9月起,該金融機構就陸續接到客戶投訴,稱自己賬戶上有小額資金被無根據交易。隨著時間的推移,客戶投訴越來越多,頻率越來越高,該金融機構察覺可能是程序出現問題,便于2010年6月聯系上述公司進行檢測,發現了這個秘密的“后門程序”,便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鄒某某后被抓獲歸案。
歸案后,鄒某某對自己的行為供認不諱,承認其不時利用“后門程序”進入系統對簽約客戶的銀行卡進行測試,大概測試了100多次,用了多少賬號已記不清。他還供述,目前只是利用“后門程序”對該金融機構的理財簽約賬戶進行客戶資料、余額查詢、獲取密碼等操作,同時對部分賬戶資金進行相互轉移,每次轉移金額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這些操作都是用來測試其入侵程序能否成功、是否會被發現等等。一直抱有僥幸心理的鄒某某認為每次轉移的資金比較少,不引人注目,就算被發現也不會造成多大影響,但其未意識到已經觸犯了刑法。后經核實,鄒某某一直只是對該系統進行測試操作,尚未對該金融機構的客戶造成實際損失。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