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實驗室探秘 揭曉新產品的16大細節(jié)
1911年成立的IBM公司很快就要迎來自己的100歲生日了。屆時,IBM就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那這家百年老店里賣的服務器是如何設計出來的呢?
7月26日,記者受邀參觀了IBM公司位于上海張江高科的實驗室。IBM實驗室的工程師雷鳴向記者一行詳細介紹了IBM***一代System x服務器的設計理念,以及在工藝、管理、節(jié)能等方面的系列設計方法。正所謂“細節(jié)決定成敗”,通過這些或簡單、或復雜,或讓人想當然,或讓人意想不到的點子,我們不然看出IBM人認真做事的風格,也不難理解為何今日之中國市場上,每售出三臺服務器中就有一臺來自IBM。
有十多年歷史的工業(yè)設計和人機工程小組在過去三年里擁有86項專利,并且有6人是IBM的Master Inventor——“大師級發(fā)明家”
下面就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1)模塊化部件設計
幾乎所有部件都是模塊化設計,機器內很少通過電纜連接,這種模塊化設計可以方便拆裝和更換部件,減少客戶上線及宕機維修的時間。
模塊化設計讓拆裝服務器就象搭積木一樣簡單,且充滿樂趣
#p#
2)獨立冷風道設計
借助導風罩,為CPU和內存這些“散熱大戶”提供獨立的專用風扇及獨立的冷風道,避免冷熱風混合,從而提高散熱效率。
讓CPU和內存的熱風各走各的道
#p#
3)統(tǒng)一硬盤規(guī)格
對于刀片服務器和機架服務器中使用的硬件配件,使用同一設計的外觀和接口,這樣用戶可以隨意插拔互換刀片和機架上的硬盤,方便管理與維護,也有助于用戶降低配件成本。
以往IBM刀片服務器和機架服務器的硬盤是不能通用的
#p#
4)CMA專業(yè)線纜管理器
CMA(Cable Management Arm)可以將機器外部的線纜歸置整理在一起,既整潔美觀,也方便管理和保護線纜,比如客戶可以方便地將機器拖出機柜。
類似這樣的CMA其實有很多廠商都提供,不過據說IBM的更結實
#p#
5)無工具拆裝
基于模塊化設計,用戶無須工具即可拆裝機器,更換CPU、內存、硬盤、PCI等部件也更加容易,從而可以減少部署安裝時間,提高上線速度。
媒體朋友們試著把拆得七零八落的部件重新裝起來,不到10分鐘,一切搞定!
#p#
6)功能性顏色編碼
IBM服務器內重要部件有兩種色彩標識,橘紅色表示該部件可以熱插拔,藍色標識指出是拆裝時的關鍵位置。
藍色表示拆裝時的關鍵位置
橘紅色表示該部件可以熱插拔
#p#
7)光通路診斷
光通路診斷技術是IBM的首創(chuàng),通過診斷面板上的指標燈,可以幫助用戶清楚、快捷地定位出錯部件與具體位置。
這種光通路診斷技術現(xiàn)在也開始被更多其他廠商納入產品設計中
#p#
8)系統(tǒng)服務圖
在每臺機器的蓋板上都有詳細的系統(tǒng)服務指示信息供用戶參考,包括詳細的拆裝信息和光通路診斷信息,這種圖形方式,對于用戶來說,簡單易用。
#p#
9)電路安全設計
FCC(美國聯(lián)邦通訊委員會)和CCC有非常明確的規(guī)定,計算機電源、電路的任何一路直流電壓輸出不允許超過240VA,以保護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雖然該規(guī)定對民用產品是強制性,對工業(yè)用品非強制性,但IBM在服務器設計中仍然嚴格遵循。
摸IBM服務器里面的部件,不用擔心被電著
#p#
10)IMM(集成管理模塊)
IMM是一套集成板載管理控制器(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和服務處理器(Service Processor)的系統(tǒng)管理控制模塊,可以實現(xiàn)包括系統(tǒng)監(jiān)控、災難恢復、系統(tǒng)日志、錯誤報警、系統(tǒng)信息、遠程控制、系統(tǒng)固件更新、高級系統(tǒng)配置在內的多種功能,可以滿足各種場合的需求,并全面支持IPMI和CIM等行業(yè)標準,有很好的擴展性和兼容性。
IMM及UEFI支持等system x服務器固件可是由IBM上海實驗室設計的哦
#p#
11)UEFI(統(tǒng)一固件接口)
UEFI將替代傳統(tǒng)的BIOS,提供更先進、認真定義的環(huán)境支持操作系統(tǒng)啟動和運行必要的應用。UEFI完全與傳統(tǒng)BIOS兼容,并提供額外的功能,更友好的用戶界面,更易于管理。UEFI既支持帶內管理,也支持帶外管理。使用UEFI,報警信息完全可以通過光通路診斷傳送,不用再依賴開機的“beep”聲音。
#p#
12)ToolsCenter
把原來管理服務器需要的42個工具整合到了一起,成為8個工具,可以實現(xiàn)部署、更新、配置和診斷等多種功能,可以通過單一的WEB界面更方便地訪問與使用。ToolCenter的可啟動光盤制作工具比過去的功能更強大,可以把更多的工具寫到系統(tǒng)鏡像中,并且自動下載啟動環(huán)境,支持CD、DVD和USB key。另外還提供通用的命令行支持,使用記可以自己利用工具寫腳本文件來管理服務器。
管理一臺服務器用這個沒問題,管理多臺服務器和數(shù)據中心得用IBM的另一款軟件Director
#p#
13)智能CPU功耗調節(jié)
據統(tǒng)計,CPU和內存在服務器電力消耗中占64%,是兩個散熱大戶。IBM服務器所使用的CPU可以實現(xiàn)智能功耗調節(jié),即處理器的每個核心帶有單獨的核心電壓和獨立的時鐘頻率,在低工作負載情況下,CPU可以降低頻率,降低核心電壓,或者關閉一些核心,從而減少用電成本。
#p#
14)低壓版內存顆粒
IBM服務器中使用1.3v 低電壓版本的內存,符合JEDEC的工業(yè)標準,這跟1.5v內存產品相比,可以節(jié)能20%左右。
#p#
15)動態(tài)的風扇控制
IBM服務器中安裝有海拔高度計,通過傳感器來采集數(shù)據中心的海拔高度,環(huán)境和風道倉內的溫度、濕度,集成管理模塊(IMM)根據這些參數(shù),通過綜合算法來配置調節(jié)各個風扇的轉速,比如高海拔地區(qū)因空氣稀薄,需要加快轉速。由于同時采用了獨立風道設計,這使得風扇轉速不用同步,可以根據風道的溫度來調節(jié)。另外,風扇選擇的是上乘材質,噪音能耗更小,壽命更長。這些因素使用得IBM服務器在機箱內可以構建一個更加智能、動態(tài)的散熱系統(tǒng)。
風扇的轉速可以根據海拔高度來調節(jié),很神奇吧,其實原理也簡單
服務器前面板上常見的六邊形散熱空曾經是IBM的專利技術
#p#
16)服務器耗能上限控制
通過限定CPU“空閑時***待機電壓、運行時的***核心電壓值、運行時的***執(zhí)行速度(頻率)”等三種方法,可以控制CPU耗能上限,同時確保整機業(yè)務處理能力控制在可接受范圍之內,這樣可以在同樣電力供應的機柜中部署更多的服務器,提高部署密度。
因電力有限,原來一個機柜可能最多放12臺服務器,現(xiàn)在你可以大膽地塞進去14臺,甚至更多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