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秀”出來的唐駿很脆弱
80后視點
唐駿所面臨的這場由“學歷門”引發的誠信危機,未來很可能升級為對這位“職業經理人標桿”的全面質疑,因為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絕不能只靠“秀”。
“打工皇帝”唐駿最近身陷“學歷門”。
7月1日開始,“學術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微博上接連發出“檄文”,直指唐駿的學歷和專利造假。幾天之后,唐駿接受了媒體采訪,表示自己擁有一所名為美國西太平洋大學(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的博士學位。此后,方舟子又公開質疑西太平洋大學為“野雞學校”,聲稱唐駿的博士學歷可能是花錢買的。
近年來,針對企業高管們的“學歷門”屢見不鮮,例如,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也曾被指錯報自己為斯坦福大學畢業生,誤導投資者,而公開向股民道歉。對于這種現象,有人說瑕不掩瑜,學歷在職場生涯中并不是最關鍵因素,比如唐駿,即便他只是拿到了一張假文憑,其個人能力已在 “微軟中國終身榮譽總裁、盛大集團總裁、新華都集團總裁”等一系列耀眼頭銜上得到驗證,所以不必窮追猛打。
這種說法看似合理,但是唐駿這次恐怕沒有李澤楷那么“好運”。唐駿一直聲稱要將自己打造成“職業經理人標桿”,而當下所面臨的這場由“學歷門”引發的誠信危機,未來很可能升級為對“職業經理人標桿”的全面質疑,因為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絕不能只靠“秀”。
細數一下唐駿的從業經歷,也確實有些“非典型”。他成名于微軟中國區總裁,在任時間并不長,離職之后,他沒有像杜家濱、符標榜等職業經理人一樣轉投其他跨國公司,卻選擇了盛大這樣一家新生的本土互聯網公司。而他3年之后加盟的新華都,更是一家標準的地方傳統企業,零售、礦業、房地產,無所不做。
要知道,做好一個職業經理人,必須長期專注一個行業,做自己擅長的事,所以特別強調職業的連貫性。而唐駿每一次“無厘頭”地跳槽,都會有人問這樣一個問題,作為職業經理人,唐駿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么?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教授曾經指出過唐駿在盛大的三大失誤: 一是上市不久,就去收購新浪; 二是盛大盒子的失敗; 最后是盛大在網游主業上被后起的巨人和網易侵吞了大量的市場,“讓盛大從一個行業無可爭議的老大,變成了可爭議的老大”。
而唐駿所一直標榜的功績: 幫助盛大IPO,融到了13億美元。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這應該更多地歸功于盛大“中國+網游”的概念,因為事實上,唐駿之前在微軟的10年經歷跟資本市場一點關系都沒有,并不是人們想象當中的融資高手。
唐駿有句名言:“先做人,再做事,偶爾做點秀”。但是我們在媒體上看到的唐駿似乎總是在“秀”,記得筆者最近一次見到唐駿是在2008年的中國IT兩會上,當時他受邀做了一場演講,演講內容是他寫過的幾封信,其中有一封寫給比爾·蓋茨,強烈建議他不要收購雅虎。現在看來,這當然是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但是我們無從考證唐駿是否真的寫過這封信,因為唐駿所描繪的總是已經過去的種種輝煌。在這一點上,李開復與唐駿都以 “青年精神導師”自居,但李與唐最大的區別就是“活在當下”: 在微軟的時候講微軟技術,在Google的時候談Google創新,在創新工廠就談創業。
唐駿的“學歷門”讓很多人想到了方鴻漸。筆者也想到小說《圍城》里的一句話,趙辛楣在酒席上對方鴻漸的那句挖苦: “酒,證明真的不會喝了。希望詩不是真的不會做,哲學不是真的不懂。”
希望唐駿過去的成功不只是“秀”,更希望唐駿以后刷新的紀錄,不只是中國職業經理人的年薪,還有成就。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