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剖析虛擬化技術 微軟帶你暢游在云端
IT技術與理念的不斷革新,也改變著最終用戶的應用習慣,以及企業的IT架構。當企業越來越離不開IT來幫助其進行經營時,我們會發現IT架構的變革是與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這是任何企業都要面對的話題。而在這個過程中,作為行業的領先者——微軟,一直在用戶的身邊,為用戶提供著全方位的解決方案與服務,與用戶并肩走在IT架構建設的前沿,走向企業IT架構變革的未來。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注意到傳統數據中心的局限性,開始向更高層次的架構與理念上轉移,而“邁向云計算”無疑是眾多客戶們的***愿景,不過在這一過程中,如何走好***步,如何真正暢游云端,又如何有序的讓“云”落地,都是要深思熟慮的。而微軟的獨特優勢與價值就在于,微軟是唯一一家廠商既有能力構建和運營公有云的數據中心又在幫助客戶搭建私有云方面有先進的解決方案和豐富的經驗。在每一步,微軟都有相應的產品方案予以應對,并有眾多的合作伙伴強有力的支持,從而可以全面的協助客戶順利的完成IT架構的轉型。
服務器與數據中心虛擬化:僅僅是開始而不是架構變革的終點
毫無疑問,虛擬化是當前服務器與數據中心領域里最為熱門的詞匯,而且與前幾年更多的停留在觀望與評估層面不同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將虛擬化用于實際的部署,虛擬化之勢如火如荼。服務器虛擬化在數據中心建設中帶來了一系列的好處,比如通過在一臺服務器上建立多個虛擬機,可以保證更充分的物理資源的利用率,由此引申,它可以讓管理員將以前多臺服務器上的應用整合至一臺服務器上,這樣也就起到了削減物理服務器,降低能源消耗的作用。另一方面,就像存儲虛擬化將多個存儲設備虛擬成為單一的存儲單元一樣,服務器的虛擬化也將使數據中心的服務器資源得到融合,就像一個大的“處理資源池”。
微軟是全球***的x86服務器操作系統供應商,其***的Windows Server 2008 R2是當前***秀的x86服務器操作系統,廣受業界的好評,而其免費附帶的Hyper-V R2則提供了強大的虛擬化功能與性能,這種獨特的組合,再加上微軟自己強大的全面的服務器和虛擬化管理工具System Center,帶給了用戶極大的便利。但是,在微軟看來,虛擬化并不是企業IT架構變革的終點,恰恰相反它只是一個新的起點,所謂的服務器整合/削減、處理資源的聚合、更為靈活的資源調度只是一個基礎,一個邁向更高臺階的基礎,那就是云計算。
微軟大中華區***運營官(COO)Michel Vander Bel
云計算中心:未來的數據中心
云計算其實是一種服務模式,如果說虛擬化幫助了數據中心實現了計算能力的有序、按需調配,那么云計算就是針對應用的一種按需交付與供給模式。由于計算能力為應用服務,所以我們也就不難理解虛擬化與云計算之間的關系。簡單的說,云就是某種應用的集中供給中心,比如存儲云、辦公云、數據庫云等等。而傳統的數據中心更多的是數據的集中,更多的還是與物理架構打交道,但云計算的出現則讓數據中心具備了一種智能,一種為客戶提供應用服務而不僅僅是數據服務的智能。
不過,云計算又分為私有云和公有云之分。很多人都知道這樣的一種比喻:云計算就好比是自來水,每個家庭并沒有自己的水庫,都通過水管來獲得相應的用水,水在這里就是一種應用,而自來水廠就相當于你的水應用云計算提供商。現在我們把這個比喻進行擴展,當住戶有其他的水應用需求,就會花錢買桶裝水、可口可樂等,此時就需要另一個提供商了。如果我們把家庭里的水管所供給的,不對外開放的水資源比作私有云的話,那么桶裝水、可口可樂就是一種通過付費即可購買到的公有云,兩者是一種互補的關系,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靈活的定制。
微軟認為,數據中心要實現云計算,虛擬化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基礎,但是虛擬化本身并不是云計算,而只是走向云計算的途徑之一。所以虛擬化并不能代表全部的云計算中心的形態,它讓數據中心的計算能力更具伸縮性,供給也更為靈活,從而可以更好的為云計算服務,不過在當前的技術水平下,虛擬化也不是***的,也因此,微軟為用戶在建立云平臺時提供了更為全面而完整的跨越虛擬與非虛擬平臺的解決方案與管理手段,為用戶提供更為合理的云計算中心的基礎架構。
作為***的軟件提供商,微軟也是當今唯一一家即構建和運營公有云的數據中心,又提供構建私有云解決方案的廠商。微軟云計算中心運行Windows Server平臺之上,并處于微軟System Center的管控之下。它承載了微軟面向從企業用戶到消費者提供的關鍵業務。目前,微軟云計算中心耗資5億美元,占地相當于60個足球場,并且服務器數量以每月1萬臺的水平不斷增加,在該平臺上,每月承載了28億的搜索、600億個企業郵件處理、2400億即時通信消息,并為200萬個企業最終用戶提供服務。
憑借著這樣的公有與私有云計算平臺的構建經驗,微軟無疑是企業客戶***的云計算伙伴,不管企業是需要私有云,還是需要公有云,還是混合云,微軟均有充分與成熟的解決方案。而且,不僅僅是云計算中心本身,微軟還為您準備好了云計算的應用交付手段——桌面與應用虛擬化。
微軟大中華區市場總經理孫建東
桌面與應用虛擬化——讓Win 7部署更快捷、讓私有云真正落地
云計算的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給終端用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更靈活和強大的IT服務支持。微軟一直提倡的“云”+“端”的策略,一方面通過云帶來更加強大與靈活的后端支持以及集中管控的IT系統。另一方面,強大的“云”需要新一代的“端“來支持,云與端的配合使得終端用戶更加便利的訪問各種信息與系統。目前,微軟也是唯一能夠提供從云到端的解決方案的廠商。如果說服務器與數據中心虛擬化強調的是計算能力在后端的集中與靈活供給,云計算強調的是應用在后端的集中與靈活供給,那么桌面與應用虛擬化就是在前端,對計算能力與應用的靈活接收。它將接受端的設備***限度的透明化,而讓用戶更關注于隨時隨地的獲得自己所需的應用。
虛擬桌面架構(VDI),讓傳統的一臺電腦裝一套操作系統與應用的模式成為歷史,所需的操作系統與應用都部署在數據中心,前端的設備更多的只是一種指令輸入與顯示輸出的角色,所有的應用處理與應用生成的數據都在后臺。用戶也可以保留現有的電腦與操作系統,而有本地桌面,只是接受后臺的應用服務,這就是應用虛擬化。這兩者本質上都是一種接受遠程的應用交付服務的方式,只是虛擬桌面連操作系統都是虛擬的。
這種統一的交付與接受模式將讓企業的IT管理得到了極大的簡化,管理效率與安全水平也得到了極大提高,企業可以迅速的為每個員工升級桌面與應用的版本,通過桌面與應用虛擬化,企業可以在幾十分鐘內,為上萬個員工的辦公環境統一升級到Windows 7或是Office 2010,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用戶甚至可以用蘋果公司的產品來接收Windows桌面與應用(或僅是應用),這無疑極大的提高了日常辦公的靈活性與效率。而且,即使用戶的終端丟失,也不用擔心企業數據的泄露,因為一切應用數據均在云之上,并不是在本地終端上。
相較之下,虛擬桌面不需要本地有強大而功能齊全的終端設備,更適合需要高度集中管控、或想對大數量IT用戶進行統一管理的企業,比如金融、電信,研發等,而僅做應用虛擬化則給終端留出了較大的靈活性,適用于那些需要更靈活的本地處理能力,但又想確保應用數據安全的用戶,比如公司的中高級與移動工作者、中小企業用戶等。而這類用戶的電腦本身也完全可以接收虛擬的桌面(即桌面虛擬化必然包含應用虛擬化,但應用虛擬化并不要求桌面是虛擬的),從而為企業IT主管打造針對不同用戶的應用與管理模式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在這一領域,微軟的App-V提供了強大的應用虛擬化的能力,并與Citrix公司合作,為用戶提供了更為靈活高效的桌面虛擬化架構(VDI)解決方案,并且,它們與微軟的Hyper-V、System Center在數據中心虛擬化和全方位管理方式實現了***的融合。而無論是在桌面操作系統市場還是在企業辦公應用市場,微軟均占據了絕對的市場份額,這種一體式的、從前端到后端、從操作系統與應用到虛擬化、再到全局管理的整合方案也只有微軟可以提供。
綜上所述,無論是在企業數據中心初級的IT優化、服務器整合階段,還是在數據中心向各種類型云計算模式推進的過程中,進行云計算應用有效的實施、部署與落地,微軟均能提供了全方面的解決方案而且,微軟是提供云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廠商中唯一有建設云計算平臺經驗的廠商。這一切源自于微軟自身強大的技術實力,同時也離不開業界的廣泛支持,包括Citrix、英特爾、HP、Dell、NetApp、HDS等***級廠商都是微軟親密的合作伙伴,他們自身各自出色的產品與微軟相輔相成,也將不斷為用戶提供更為優秀的從前端到后端,簡約而高效的全方位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