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奧創利綜合布線在世博會中國館的應用
1項目背景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位于世博會中國規劃區的核心地帶。中國館包括中國國家館、中國地區館、港澳臺館三部分。其中中國國家館建筑面積為20000m2;中國地區館建筑面積為30000m2;港澳臺館建筑面積為3000m2,港、澳、臺分別為獨立館,每個展廳建筑面積為1000m2。工程的總體目標是:建立一套先進、完善的大樓配線系統,為各種應用,包括語音、數據、多媒體等,提供接入方式和配線,達到使系統配置靈活、易于管理、易于維護、易于擴充的目的。
此項目是上海世博會***標志性的建筑,下面就此項目的設計方案和產品分別展開介紹。
2系統設計
我們對中國館綜合布線系統作出系統設計,要充分滿足計算機網絡等信息系統未來10年左右的傳輸發展的需要,并根據中國館整體系統結構和將來的發展趨勢,為整個中心的智能化系統提供一個高速的信息傳輸、交流的集成物理平臺。
我們將此項目的綜合布線系統按三級星型拓撲結構設計,分為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數據建筑群配線架CD和建筑群配線架BD置于國家館首層網絡中心,語音建筑物配線架BD置于配線機房內。樓層配線架FD置于弱電間,服務范圍為至每個布線點的距離不超過90m。
同時,考慮到中國館的特殊需要,我們將系統分成智能辦公網及公眾網兩套網絡,從物理上隔離。其中智能辦公網提供其他弱電系統(如BAS等)的通路及行政辦公人員運用的信息化資源;公眾網主要提供參展商使用的信息化資源。
根據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思想,設計包括:
(1)在中國館綜合布線系統的工作區部分,主要考慮了3個部分的內容:
語音:普通語音點;
數據:智能辦公網信息點、公眾網信息點等;
無線AP:在展廳、會議室以及公共場所部署無線AP點作為有線局域網的補充。
(2)信息點布設原則:包括普通語音、智能辦公網信息點,公眾網信息點要求通用。
點位配置:在工作區,普通語音、數據點均采用6類非屏蔽RJ45模塊;信息點模塊安裝采用墻裝模式和沿柱安裝的方式,即在墻上和柱上信息點位預埋管路及86型底盒,并用86型面板封裝;另設部分光纖到桌面信息點;
信息點的配置基本按照每個工作區設置1個語音點、1個數據點,適當預留備份信息點的方式進行,所有信息點根據實際使用情況按圖紙合理設置;同時,考慮到中國館作為寫字樓,有著大量的大開間辦公區域和展廳區域,因此在每個工作區域設置區域弱電箱,待辦公區域二次裝修完成,再從弱電箱敷設線纜至工作區信息出口;
中國館B區為地區展示館,共設置了216個信息箱,每個信息箱設置4個語音點、4個數據點;其中31個信息箱還包括1個光纖信息點。信息箱安裝在地溝中,信息出口直接采用86面板安裝在信息箱中;
水平子系統將工作區引至管理子系統,主要采用6類非屏蔽線及4芯光纜;水平語音和數據系統采用6類帶十字骨架的UTP線纜和6類雙孔或四孔信息插座,實現高速數據及語音信號的傳輸,滿足250MHz的傳輸特性,并根據需要跳接為語音或數據點;所有線纜滿足低煙無鹵阻燃特性,保證阻燃、無煙和無毒,并采用不同顏色以區分數據點或語音點;水平光纖點采用4芯多模光纖;
垂直主干系統將分配線架與主配線架用星型結構連接起來,主要用大對數及10G光纜;語音主干采用3類50及25大對數電纜;數據主干公共網在每個樓層配線間采用1根24芯10G多模光纖敷設;智能辦公網在每個樓層配線間采用1根24芯10G多模光纖及2根12芯10G單模光纖敷設;
設備間子系統采用跳線和光纖接續單元連接主機及網絡設備;
通信室子系統分布在各層豎井配線間,管理各層的水平布線,連接相應的網絡設備,通常稱為樓層配線間;
建筑群子系統在各棟建筑之間端接和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