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數據中心的王者之爭
原創【51CTO.com 獨家特稿】自數據大集中時代過去之后,數據中心市場的未來發展和建設就成為各個廠商關注的重點。在數據中心的發展歷史上,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鼎盛,可謂百家爭鳴,各持所長。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尤其是數據中心市場,儼然已經成為得數據中心者得天下的局面。
于此同時,企業CIO們也發現,目前數據中心的架構已經不能適應企業高速的業務發展,普遍存在的成本快速增加、資源管理日益復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嚴峻挑戰,他們需要一個新的參考標準來構建新一代的數據中心。
是什么促使了聯盟興起?
面對數據中心市場豐厚的利潤,各解決方案提供商間也上演了精彩的爭奪戰。當CIO們發現自己的數據中心已經不能滿足未來高速發展需求時,他們則將目光投向市場中能夠提供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廠商身上,同時,也將新一代數據中心的希望寄托在這些廠商身上。
與此同時,由于數據大集中的時代已經過去,廠商們也意識到,在異常復雜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中,自己提供的產品和技術支撐相對單一,已經無法滿足CIO們提出的各種苛刻要求,諸如節能、高可靠性、虛擬化、統一管理、存儲等需求被越來越多的CIO提到談判桌上。
此時,傳統的設備或者解決方案供應商也發現一個問題,靠自己的力量似乎無法完全滿足用戶需求。而事實情況也是這樣,在IT產業發展史上,沒有任何一家廠商能夠滿足數據中心的所有需求,只是滿足某一個,或某幾個領域而已,畢竟術業有專攻,各自有擅長的領域。勿需置疑的是當所有廠商都在拼命爭奪數據中心市場時,他們也漸漸發現了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為了不讓這塊蛋糕拱手讓人,廠商們則逐漸與其他志同道合的各路諸侯形成戰略盟友,在搶奪數據中心市場的目標上也達成了共識,大家抱在一起或許就是成功的關鍵,可謂團結就是力量。
于是各種聯盟紛紛誕生,09年11月,EMC,思科和VMware宣布整合了思科統一計算系統(UCS)和交換機,EMC存儲與安全,以及VMware虛擬化技術,于是VCE聯盟誕生。當然歷史一次又一次證明,市場上不會有一家獨大的局面,這次也不例外,幾乎在VCE聯盟成立的同時,惠普也在09年11月宣布以27億美元現金收購業內知名的網絡設備供應商3COM公司。于是,這兩大聯盟開始了搶奪數據中心市場份額的爭斗,同時也成為眾多媒體關注的焦點。
惠普靠什么爭奪數據中心市場?
有意思的是,作為先前的盟友,惠普和思科的產品能夠被聯合用于大型數據中心和大企業之中。但由于數據中心領域的競爭異常激烈,導致上述情況的發生。如今,思科已開始銷售安裝于架上的服務器,而惠普則開始加速向網絡設備市場進行擴張。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的統計,思科在2009年上半年控制了本地網絡交換器市場大約76%的份額,惠普和3Com兩家公司的市場份額約為12%。顯然,惠普在數據中心的網絡支撐層面不具明顯優勢。
但只要你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思科聯盟的這種優勢將很快消失。之所以這樣說,原因有兩點:一是競爭對手惠普實在太生猛,第二則是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細節定位。
惠普的生猛之處,毫無疑問是在收購3COM之后成為目前產品線最全的廠商,而且沒有之一。從服務器、存儲、網絡、管理、工具,到服務、網絡基礎支撐,可以說數據中心所用到的所有支撐產品,惠普一應俱全。
并且為了應對思科聯盟的數據中心戰略,2010年4月,惠普發布了最新的“沒有思科設備”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同以前的解決方案相比,這種新的數據中心利用惠普/3Com設備將端口和容量密度提高一倍和并且把電源消耗減少了50%。
但是,惠普的生猛之處還不僅限于此,在惠普和3COM收購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名字不應被忽視,而收購之后的事實也證明,正是因為這個名字,惠普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中的網絡支撐才得以實現。沒錯,這個名字就是H3C。
H3C作為3Com的全資子公司,在交易結束后正式并入惠普。由于3Com旗下的H3C擁有豐富的網絡產品和解決方案,并在中國市場獲得廣泛成功應用。并購3Com后,惠普不僅可以擴展以太網交換機產品范圍、增加路由解決方案,并且可以通過H3C顯著提高惠普在中國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地位。如此,惠普將成為能夠提供市場上最廣泛的網絡產品及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之一,進而在將來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H3C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巡展大會主題
可以說,H3C奠定了惠普在數據中心基礎架構和網絡架構與思科聯盟競爭的基礎,并使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升級到了歷史高點。換句話說,除了因為產品線全面,使得數據中心市場的優勢逐漸向惠普一方傾斜,而且這種差距也正在縮小。而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細節和定位就成為競爭的關鍵所在。
誰決定了數據中心的王者之位?
在數據中心爭奪戰中,最關鍵的也是最核心的,就是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本身,作為支撐數據中心的網絡架構,惠普與思科聯盟有著本質的區別。早在2009年,H3C就發布了新一代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在當時H3C指出數據中心的發展趨勢必將是IT基礎設施的一體化、資源的虛擬化和運維的自動化。
H3C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巡展大會產品展示區
另一方面,思科也認同這樣的觀點,思科數據中心3.0的核心優勢中,就有這樣的描述:思科數據中心3.0改變了目前的數據中心域環境-服務器、存儲和網絡作為獨立孤井運行的情況,將它們統一到單一架構和一套共享網絡服務中。顯然這剛好與H3C提出的未來發展理念相同。
兩個競爭對手達到了空前的一致,都肯定了未來數據中心發展需要一體化、標準化、虛擬化、智能化的支撐。至此,似乎所有的競爭和矛盾都消失了,可事實卻并非如此,可以說,無論是思科聯盟,還是惠普+H3C的組合,雖然在大方向上保持了一致,但在某些細節和定位上卻有各自特點和不同。
如果說思科通過與EMC合作彌補了自身存儲和虛擬化方面的不足,那么為了形成競爭優勢,思科很早就推出了UCS,統一計算系統,業內俗稱思科牌刀片服務器,以彌補沒有服務器這個最大的缺憾。另一方面,H3C自并入惠普后,其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卻得到了更好的擴充。事實上,在數據中心網絡支撐產品中,目前也只有H3C的S12500系列超萬兆數據中心核心交換機可以與思科的數據中心核心虛擬化交換機N7000相抗衡,而早在2009年H3C推出新一代數據中心架構時,就推出了若干S12500系列交換機。這使得思科在數據中心的產品優勢正逐漸被H3C所取代。
另外,細觀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定位,我們也不難發現這樣的事實:思科和H3C轉型的方向和目標各有不同,H3C網絡安全產品線副總裁孫德和多次強調標準化是H3C新一代數據中心方案不斷完善的一個重要方向,而外界普遍認為UCS正成為思科的轉型重點,可以看出兩家正沿著不通的途徑向新一代數據中心邁進。
服務型數據中心是未來的王者
沒有服務器是VCE聯盟的短板,所以思科只能自己出刀片,并將未來的重點押寶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上。而H3C的優勢和惠普的優勢相結合,也不難發現,這種組合的優勢并非1+1=2,而是1+1>2,因為你會發現,這種組合是沒有短板的,所以,H3C也順理成章地將網絡架構標準化作為重點,進而轉型為服務型提供商,因為H3C有足夠的資本這樣做。而關鍵在于,這樣的思路也得到了很多用戶的認可。
此前51CTO.com記者采訪的一位銀行高管稱,基于標準化的統一交換架構便于未來的業務整合和服務提供,也簡化了管理,降低建設成本和運營維護成本,更為重要的是解決了傳統數據中心異構網絡帶來的種種問題。
據了解,H3C目前也正在積極組織標準化的推進工作。H3C網絡安全產品線副總裁孫德和坦言,數據中心的建設應盡量避免異構系統的存在,應該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規劃完整的數據中心網絡體系。這是未來發展的趨勢,H3C看到了這一點,只有將標準化付諸實踐,才能真正的轉型成服務型的廠商,也有足夠的能力為用戶提供簡化、便于管理的技術解決方案。
可以說,從市場角度分析,H3C的確抓住了數據中心成功的關鍵,似乎找到了成為數據中心王者的鑰匙。但H3C看來,解決開篇提到的構建新一代數據中心需求其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絕不是靠一套新產品就可以成為王者,而成為任何領域的王者都需要一個完善的過程,那就是成為服務型數據中心的過程。在傳統數據中心到新一代數據中心的演變過程中,H3C為廣大的企業CIO指明了一條沖出泥潭的道路:網絡架構需要化繁為簡,傳統實體設備需要由實變虛,網絡安全應該隨需而動,運維管理應該無人干預。
其實致力于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并非上面提到的H3C和思科,Juniper也在數據中心網絡支撐中有相當多的建樹。只是,因為目前Juniper的產品架構還相對獨立和單一,而其與IBM的聯盟趨勢又不明朗,所以,不足以與上述兩大陣營形成競爭,而對新一代數據中心的建設似乎參考的價值也不大。
不過,有一點毋庸置疑,那就是數據中心對于企業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發現機會、抓住機會至關重要。站在服務型數據中心的新定位上,運用新的技術實現數據中心長久、穩定、高可靠性與高可用性持續發展,將不僅是企業CIO們所考慮的問題,更需要H3C、思科這樣致力于幫助CIO解決數據中心問題的廠商推波助瀾,才能真正的構建新一代數據中心。
【51CTO.COM 獨家特稿,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