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加速度前進
在IT領域,有些新生技術會"雷聲大、雨點小",最后甚至悄無聲息不知所終,但是云計算顯然不屬于此列。這幾年,云計算非常的熱門,不過這一次并不是廠商和媒體在炒概念,云計算的的確確在成長,在壯大,而且是以加速度的方式。
自2005年Amazon首先宣布成立Amazon Web Services云計算平臺以來,云計算陣營即以滾雪球的方式不斷壯大:Google、Intel、EMC、Sun、惠普、Oracle、思科、微軟、Vmware……你還能想得出哪家大點的IT廠商不在這張名單之內嗎?
目前,已經不是一家或幾家廠商在推,整個產業鏈上下各個環節的廠商都在想著怎么給自己的產品打上"云"的標簽,與云計算相關的芯片、操作系統、服務器、存儲設備、網絡設備、標準隔三岔五就出現在大眾眼前也是理所當然。毫無疑問,這已經形成一股巨大合力,將云計算一起往前推。IDC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2009年全球3590億美元的IT支出中有170億美元出自云計算投資,相信以各家廠商的這股爭先恐后的勁頭,明年這個數字會大幅飆升。
從用戶角度來看,云的應用也在逐漸普及。目前世界上有數家公共云服務提供商在正常運轉,云服務簡化IT管理、節省IT支出和按需支付模式等優點吸引了眾多企業,例如,高通已經用Salesforce.com的云服務取代了其主要的CRM廠商的產品,這使高通將CRM成本降低了60%。微軟公布的"2010年全球中小企業IT和托管服務指數"研究報告也顯示,在亞洲,30%的中小企業表示它們正在使用云服務,61%的中國中小企業已經受益于云服務。微軟甚至認為,在去年全球經濟下滑期間,亞洲企業之所以經營狀況較好,重要原因之一是將IT視為提高生產效率的引擎。
2010年,會有更多的公共云和私有云投入建設和使用,與云服務相應的云管理產品將越來越豐富,云計算的商業模式將進一步成熟。隨著云計算的加速前進,我們有理由相信"IT即服務"這個多年前的口號終將不是夢想。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