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獨家調查:誰是十年最具影響力廠商
原創【51CTO.com獨家觀察】十年時間,一個企業能夠獲得什么?也許很多時候并不是每個人都明白十年時間對于一個企業的意義。這一點,對于IT技術廠商來說可能更加明顯,因為有太多的企業或者品牌都還沒有度過自己的“十歲生日”。
不過,正像技術的強大與否和其“年紀”并不成正比一樣,一個企業或者品牌的影響力,并不完全取決于其存在的時間長短。那么,什么才是一個公司或品牌賴以生存的根本呢?這個答案其實很簡單——用戶,或者說是用戶的認同和支持。可能有的朋友要說,這不是一句廢話么!但不可否認的是,并不是每個企業的領導者都能時刻清醒地認識到用戶的力量究竟有么強大。
在過去的十年之中,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大大小小的公司隨著各種各樣的技術一起在我們的IT世界里為我們演繹了一場精彩絕倫的“世紀大戲”——百年老店的招牌一樣可以在風雨飄搖中轟然坍塌,只有一兩年的公司也同樣有機會一夜成名。太多的公司和品牌閃亮登場,黯然消亡的也不在少數。那么,在浮浮沉沉的IT市場里,在這十年的時光中,到底有哪些公司讓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擁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哪些企業帶給我們不可磨滅的記憶?
帶著這樣的疑問,懷著回顧過往展望未來的心情,51CTO編輯們特別制作了《網絡十年,我們一起走過——新世紀十年網絡變遷》大型專題的第三季——《十年最具影響力網絡·安全廠商評選》。評選專題分為“網絡10年——最具影響力網絡廠商”和“網絡10年——最具影響力安全廠商”兩大板塊,收羅了網絡基礎設施、運維管理、布線、網關設備、內網安全、病毒木馬等方面的一共44家業內知名廠商,經過網友三周的踴躍投票,網絡和安全領域各五個最具影響力的廠商已經全部選出。下面是網絡、安全廠商的排名和票數:
十年最具影響力網絡廠商
第一名:思科 5868票
對于技術人員來說,思科的網絡設備幾乎等同于技術頂端的代名詞。這個25歲的“青年”,在過去的十年中一次又一次走在了業界的前沿。
第二名:Juniper 5606票
如果說有誰有機會在網絡領域和思科一較長短,那一定非Juniper莫屬。作為思科在高端網絡設備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在過去的十年中,Juniper一直沒有放棄過每一個超越思科的機會。
第三名:華為 5376票
在過去的十年里,曾經輝煌一時的“巨大中華”逐漸分崩離析,而以“狼性文化”為綱的華為則堅強地活了下來并最終走上了國內網絡設備廠商的巔峰——無論是其國際化進程還是每年大量的自主專利,華為的成功不能不說是“狼性文化”的一次重要勝利。
第四名:H3C 4549票
技術脫胎于華為的H3C,在過去的十年中獲得了非常大的發展。在企業中高端網絡設備市場中,H3C以悶頭做事的態度,成功占領了一塊屬于自己的、不小的領地。
第五名:安普 4325票
相信每個網管員都熟悉安普的產品,高質量的安普布線產品一直以來都是廣大網管員們解決布線問題的首選之一。
十年最具影響力安全廠商
第一名:賽門鐵克 1146票
無論是防病毒還是端點安全和災備,我們都能看到賽門鐵克的身影,如果賽門鐵克說他是業內安全產品線第二豐富的話,就沒人敢說第一了。
第二名:思科 1048票
最早提出防火墻概念的互聯網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思科企業安全解決方案提供了先進的可視性和控制功能。
第三名:卡巴斯基 1004票
16家全球權威IT雜志聯合推薦,斬獲多項國際大獎和國際尖端技術專利,安全軟件行業遙遙領先。
第四名:websense 929票
Websense是整合Web、數據和電子郵件安全領域的領導者,為全球4200多萬人的必要信息提 供保護。web安全網關和DLP技術享譽國際,一度成為業界標桿。
第五名:Juniper 897票
全球安全解決方案供貨商Juniper的客戶包括全球100強電信運營商、30,000家大型企業,其中包括99個全球財富100強企業,此外還包括數以百計的聯邦、州和當地政府機構以及高等教育機構。
國外廠商優勢明顯 國內廠商仍需努力
在過去的十年之中,國外廠商在中國市場上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以高新科技和中高端解決方案見長的一大批國際企業利用其先進的技術和優質的客戶服務影響了一大批中國用戶。從市場來說,無論是面對金融風暴的堅挺表現,還是全國信息化建設的腳步,國內市場的潛力已經令整個世界都為之興奮不已,這也吸引了更多的國外廠商加入到了分食國內市場的大軍中來,對國內廠商造成了相當大的競爭壓力。
反觀國內的網絡與安全廠商,一直以來以模仿、改進為主的產品開發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其成長為國際大型企業的腳步;產品定位方面,國內廠商相對更關注中低端用戶的需求,在高端產品方面依然乏善可陳。
不過,國外廠商依然存在一定的劣勢,而國內廠商的優勢也足夠明顯。本地化渠道服務和本地化客戶服務方面,國外廠商由于是“外來戶”,其產品和服務在進入中國市場的同時,也要根據當地用戶的具體應用等問題進行相應的調整。國內廠商由于扎根于此,在渠道和客戶服務方面便具有相當大的本土優勢。技術方面,國內廠商可以更好的服務于中低端市場,而這一市場仍然不容小覷。
從最后的評選結果我們也不難看出,在技術人員眼中,過去十年中國外廠商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網絡廠商的前兩位、安全廠商的前五位全部是國外廠商。在用戶的觀念里,如思科、Juniper等國外廠商,基本上等同于高端的代名詞;反觀國內廠商,僅有的可以和國際品牌一較長短的也只有華為、H3C等廠商(H3C從技術淵源來說還是屬于華為一系)。
面對著這樣的評選結果,51CTO認為,雖然國內廠商的影響力在這十年間仍然處于劣勢,但它們仍然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不論是近幾年來不斷增強的各種中高端產品競爭實力,還是如華為、中興等企業的高速國際化進程,都向我們吐露了一個信號——國內廠商已經逐漸開始在市場中扎穩腳跟。只不過,在未來十年之中,這個依然會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國內廠商仍需將眼光放到更廣闊的市場中去,努力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行業競爭力,在吸收學習國外企業的先進技術和服務的同時,尋找一條自主開發高新技術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