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 CEO:沒有操作系統照樣玩轉云計算
“未來是瘦客戶機的的天下,不僅是硬件,操作系統同樣如此”,一周前,當VMware公司總裁兼***執行官Paul Maritz訪華時,再次重聲了“瘦操作系統”論。
而這句話也許同樣可以作為對微軟最近評價VMware的一個回擊。
因為大約在兩周前,微軟服務器和工具業務總裁Bob Muglia曾宣稱,“未來僅有少數幾家公司,如微軟、雅虎、谷歌和Facebook等公司有能力編寫云應用,因為只有他們擁有資源。而諸如VMware等公司由于沒有平臺,因此無法讓人們編寫這些云應用。”
新型編程平臺將成為核心
在Paul看來,隨著虛擬化的發展,操作系統的角色將會發生變化,它將不再像過去那樣居于如此中心的位置。傳統的操作系統完成了兩個重要的功能:一是對于硬件的運行進行調配,二是負責將服務交付給應用。現在這兩個功能已經分別由兩個新型的軟件層接管了。對于硬件的操作和調配,現在已經由虛擬化接管;而將服務交付給應用,剛才新型編程框架則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換句話說,在傳統操作系統之上和之下又各增加了一個新的軟件層。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操作系統它的重要性必然會降低”,Paul強調道。
“目前我們身處以應用程序為中心的世界”,“就用戶而言,他們將不必再擔心應用程序在何處運行,是在PowerPoint下還是在網絡上運行這都無關緊要。用戶會從對計算機的關注中解放出來去思考軟件的情況,諸如所有工作文件的狀態”,Paul表示。“你可以選擇輕便靈活的客戶機設備,而無需獲得當地設備的任何所有權”。
從VMware在2010年的技術策略以及市場策略中,我們可以看到,Paul已經將其想法落在了實處。他表示,針對現有的應用,VMware將為開發者盡可能多地提供工具,幫助他們將現有的應用與中間件、硬件進行無縫連接并封裝打包,使得應用能夠以一種更加易于部署的方式交付給客戶,在VMware這被稱之為Virtual Appliance。
Paul詳細解釋了此舉,“在應用開發的方式上,我們正在經歷巨大的轉變。如今的開發者不再僅僅是基于Windows、Linux、Unix這樣傳統的操作系統來開發應用了,也就是說,ISV通過這些工具能夠使他們的客戶輕松地在虛擬化平臺上安裝和運行應用。針對新開發的應用,VMware也在不斷地推進新型的編程平臺,例如Spring這樣一個基于開源標準的新型編程平臺。類似這樣的編程平臺,使應用的編程與開發變得更加富有效率,同時還能更快、更容易地進行部署并實現規模的可伸縮。”
#p#
與微軟合作要大于競爭
毋庸置疑,在虛擬化領域VMware是最有話語權的廠商之一。
在談到與***的兩個競爭對手微軟與Citrix相比有何優勢時,Paul表示道,VMware有兩套解決方案:一套產品是專業虛擬化,支持多用戶用一個服務器來做,第二套產品是屬于Hypervisor的產品,Hypervisor這個類型的產品。
“事實上,已經有很多的服務器,我們的競爭對手使用到了我們的Hypervisor作為大型計算機實現云。比如Citrix有一些產品是用于多用戶使用一個服務器上的windows操作系統。也就是叫做一種時間分享、分時這樣的狀態。”
不過,在談到對于微軟的態度,Maritz倒是顯得中庸了很多,“毫無疑問,我們需要VMware和微軟之間的合作,因為有很多的客戶是使用這兩家公司的產品的。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大公司都使用了VMware和微軟的產品。因此我們需要讓我們的共同的客戶有很好的體驗。尤其在云計算領域,我們知道硬件不再由操作系統,而是由新的系統的軟件來控制的。他們使用了虛擬化的產品,傳統的系統不再直接的看到硬件,而是由虛擬層次來呈現、表現。當人們目前開發應用的時候,他們使用了一些新的框架。所以我們出現了兩個新的層,一個是在操作系統之下、一個是在操作系統之上,這也是我們認為創新之處。”
云的構建未來將基于x86
應該說,過去的一段時間,硬件廠商們在對虛擬化的支持上做出了不小的努力,比如英特爾在VT技術上的改進,這意味著英特爾對于虛擬化的支持已經落實到芯片級。
但是不可否人的是,對于虛擬化技術而言,需要著力解決的硬件瓶頸主要是內存和存儲。在解決方案里,往往需要足夠大的內存空間和內存基礎供硬件訪問。
因此,Paul站在軟件廠商的角度對硬件廠商提出了今后的期望,“我們期待硬件的內存架構能夠有一些創新,比如在內存架構中添加閃存這一層。因為我們看到,如果有閃存這一層的話,應用的虛擬化將會變得更加高效。”
從硬件架構的角度,從云計算的架構上來講,Paul也談到了自己的看法,“有幾點因素是必須的首先是安全,因為要想作為公共基礎設施必須取得用戶的充分信任,第二是標準化,第三是開源,要有開放的平臺。”
從這一點上來講,Paul對X86平臺顯示出好感是完全在意料之中的。
他表示,在云計算領域,業界的一項共識便是云計算是基于X86架構的。目前,任何大規模云的構建也都是基于x86架構的,例如亞馬遜、微軟、Google、百度、阿里巴巴等。
他強調,“如果IBM希望在云計算領域去推廣其小型機產品的話,他們必將面臨非常大的挑戰。”
#p#
混合云是企業云計算趨勢
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公共云”或“私有云”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兩個選項,通常兼而有之,稱之為“混合云”。而這種“混合云”正是通向云計算最為切實可行的道路。
Paul表示,與 "推倒重來"的云計算實現模式不同,VMware主張通過在現有基礎之上的漸進式發展,即通過業務基礎架構虛擬化,將現有的數據中心轉化為內部云,實現企業內部IT資源的共享;同時,與托管和服務提供商合作,共同實現可兼容的外部云。隨后,通過在云之間實現聯邦和統一管理,使內部資源和可利用的外部資源連接起來,幫助企業獲得云計算的所有好處。
“云計算是代表了IT技術的方向。不過,企業部署云計算技術應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推倒重來的方式并不可取。”Paul Maritz表示,“現階段私有云才是大多數企業最為現實的選擇。”
他建議道,云計算的部署分三步走: ***步,構建企業私有云,在這一過程中,虛擬化起著關鍵作用,它為企業帶來了效益和靈活性; 第二步,實現私有云的自動化,通過自助服務獲得更好的效益和靈活性; 第三步,建立私有云與公共云之間的聯邦,賦予用戶更多的選擇。
“目前世界多數領先的企業已經采用了虛擬化,邁出了***步。VMware希望能夠幫助企業更進一步,進入更高的兩個層次。”Paul表示。
據記者了解,圍繞Paul Maritz所規劃的云計算落地路線,VMware正在不斷完善自己的產品線。繼2009年推出了云操作系統VMware vSphere 4之后,又于去年年底推出桌面虛擬化工具VMware View 4。不僅如此,VMware還祭出了收購戰略拓展其在云世界的生存空間。其中之一就是通過收購SpringSource公司進入云計算的PaaS(平臺即服務)市場。另一個是收購源郵件服務器供應商Zimbra,此舉也被業界認為是VMware突破虛擬化市場的又一個重要舉動。而就在今年,據Paul透露,VMware還將發布一個新版本的軟件,該軟件能夠幫助客戶更加容易地部署私有云。在部署私有云過程中,這款軟件將包括存儲層管理的相關功能。同時,VMware還計劃發布一種能夠幫助服務供應商們增強有效功能的軟件。
“通過這種軟件,我們的合作伙伴能夠更加容易地幫助客戶建立混合云環境。客戶在混合云的環境中,他們的應用既可以使用其內部的計算資源解決,也可以在混合云中使用服務供應商提供的計算資源解決,同時這兩個應用還能共享同一個IT環境。”
“在過去的12年時間里,VMware在虛擬化領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成為了虛擬化技術的領導廠商。我們希望在云時代仍然能延續今天的領導地位,成為云世界的***。”Paul Maritz***說道。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