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編譯Linux內核?
最近在學習Linux時,經常看到內核這個詞,于是就深入了解了一下Linux內核。于是就有了新的問題,為什么要編譯Linux內核? Linux作為一個自由軟件,在廣大愛好者的支持下,內核版本不斷更新。
新的內核修訂了舊內核的bug,并增加了許多新的特性。如果用戶想要使用這些新特性,或想根據自己的系統度身定制一個更高效,更穩定的內核,就需要重新編譯Linux內核。
通常,更新的內核會支持更多的硬件,具備更好的進程管理能力,運行速度更快、 更穩定,并且一般會修復老版本中發現的許多漏洞等,經常性地選擇升級更新的系統內核是Linux使用者的必要操作內容。
為了正確的合理地設置內核編譯配置選項,從而只編譯系統需要的功能的代碼,一般主要有下面四個考慮:
(1)自己定制編譯的內核運行更快(具有更少的代碼)
(2)系統將擁有更多的內存(內核部分將不會被交換到虛擬內存中)
(3)不需要的功能編譯進入內核可能會增加被系統攻擊者利用的漏洞
(4) 將某種功能編譯為模塊方式會比編譯到內核內的方式速度要慢一些
這樣就了解為什么要編譯Linux內核了。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