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微軟服務器主管:神秘的微軟云
原創【51CTO.com快譯自12月17日外電頭條】對于Bob Muglia來說,今年是忙碌的一年。這位原微軟服務器和工具部門的主管調任到Windows Server部門并且晉升為部門總裁,之后就一直在為微軟的云操作系統——Windows Azure的上市做著準備(您可以看看51CTO.com文章:“‘微軟云’正在形成 明年飄到我們身邊”)。在今年行將結束時,Muglia接受了我們的年終專訪,下面是我們的采訪摘錄:
記者:開發Windows Azure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現在Windows Azure是不是快變得像Windows Server一樣了呢?
Muglia:嗯,讓它們盡可能相似是我們的明確目標,我們要采取一切辦法讓Windows Azure也能夠做到Windows Server所能做的。現在我們已經把Windows Azure 和Windows Server的開發團隊合并在一起,兩個團隊都很興奮,大家都希望能夠把兩個操作系統做的盡量相似。
記者:微軟會不會先推出一些折中的臨時措施?比如自定義的Azure服務,或者專為具體的數據中心開發專用的Azure應用?
Muglia:我們的確在尋找各種辦法,我們需要理解怎樣才能對市場最有益處。我認為關鍵是要了解怎么做最恰當,目前已經有了一些有趣的想法,比如在高性能計算環境中人們可以使用成百上千臺計算機的集群,這時Azure就會非常有幫助。
記者:長期以來,微軟和你一直談到自主計算的概念。似乎傳達的意思是讓IT自己管理自己,而現在你們好像談論更多的是動態IT,這些概念有什么不同?
Muglia:自主計算這個理念大概是在2002年2003年出現的。人們有時稱為自動計算,有時也稱為統一計算。你知道,實際上我們從一開始就稱為動態IT。在2003年的時候,我們曾說這應該是個長期的計劃,可能需要10年才能真正的充分實現它。動態IT的想法是讓應用開發中所使用的資源在生命周期中能夠實現大部分自我管理。就這一兩年來說,云應用模型很適合這個理念,我相信隨著每一年新產品的推出,我們都會向著目標跨進一步。
記者:你對未來幾年中這些***的IT趨勢怎么看,云計算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
Muglia:是的。每當我想到云計算即將給世界帶來的沖擊都會如此興奮,最重要的是它能夠使人們更快速地編寫出真正滿足企業需求的應用,同時成本卻非常少,無論從硬件的角度,還是從企業運營的角度。您可以參閱51CTO.com文章:“改變10億人 云計算是座挖不完的金礦”
記者:所以,云計算將會接管過去大型機的工作?
Muglia:絕對是的。坦率的說,除了Unix,我們的軟件在那些超過10萬美元的大型主機上并沒有什么份額。但Windows Azure的架構是為了下一代數據中心準備的,這里面一個容器就是一臺未來的大型機,不同的是,它比現在的主機要強大幾千倍,但成本卻低得多。
記者:請問你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概念,如今有多少比例的企業應用了云計算,以及未來兩三年會是什么樣子?
Muglia:我認為Forrester已經做了一些調查工作,結果看起來真是少得可憐,只有4%的人說已經開始部署了云計算。因此,云計算仍然處在初期階段。但我們預計在未來的12到18個月后人們將開始大量使用云計算,我們現在就在這個轉折點上。當然,如果放眼3至5年,我們預計它會成為主流的技術。您可以參閱51CTO.com文章:“今天的云計算探索,五年后的云計算普及”。
記者:我想問一個人們問得最多的問題,今后將會有多少工作在微軟Azure等公有云中完成,和企業自己的數據中心比起來誰多誰少?你個人的感覺如何?比如五年之后或者一兩年之后。
Muglia:我認為在未來的5年里,我們肯定還會看到在企業數據中心內完成的工作比在公共云中更多。我的意思是想要把工作量轉移到云中要花去很長的時間。問題的重點是成本和效果,公共云環境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取得相當程度的安全和信任級別。盡管現在我還不指望也不希望類似銀行這樣的客戶在五年內把核心金融系統放入公共云環境,但我的工作正是建立起更完善的技術底層架構,讓人們敢于把最敏感的數據放入云,終有一天銀行們也會這樣做,盡管這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51CTO.com譯稿,非經授權請勿轉載。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譯者和出處為51CTO.com,且不得修改原文內容。】
原文:Microsoft's server chief talks cloud 作者:Ina Fried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