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歷史十大里程碑:喬布斯回歸蘋果上榜
以下為IT業十大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產品和事件(按時間排序):
1、COBOL編程語言(1959年)
編程語言有許多種,但其他編程語言的影響都不足以與COBOL相抗衡,目前仍然有計算機在運行使用COBOL編寫的軟件。這些軟件可以(或應當)利用現代編程語言重新編寫。但對于許多計算機系統管理員而言,他們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重新編寫這些軟件,因此這些軟件還將繼續發揮其作用。
2、阿帕網(1969年)
不可否認,阿帕網是現代互聯網的前身。“Arpanet”最早出現在利克里德爾(J. C. Licklider)撰寫的一系列備忘錄中,最初指的是“星際計算機網絡”(Intergalactic Computer Network)。如果沒有阿帕網,IT業可能不是今天的樣子。
3、UNIX(1970年)
盡管許多人認為Windows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操作系統,其實這一榮譽應當授予UNIX。最初,UNIX是麻省理工學院和貝爾實驗室的一個研究項目。UNIX最重要的特征是,它是首款允許多名用戶同時登錄計算機系統的操作系統,標志著多用戶環境的誕生。
4、筆記本(1979年)
GRID系統公司(以下簡稱“GRID”)員工威廉·莫格里奇(William Moggridge)設計了Compass計算機,Tandy隨即收購了GRID,但后來又將GRID出售給AST。
5、Linux(1991年)
無論Linux還是Windows的支持者,都不能否認Linux的重要性。Linux使GPL(通用公共許可)和開放源代碼受到關注,使得業界競爭更為激烈。Linux還為許多“囊中羞澀”的學生和小公司創業提供了幫助。
6、Windows 95(1995年)
毫無疑問,Windows 95改變了計算機桌面的外觀和風格。Windows 95發布后,計算機桌面實現了標準化——由工具欄、桌面圖標等組成。所有其他操作系統都開始模仿Windows 95的桌面。
7、19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1990年代)
19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表明:一個偉大的創意能夠給商業帶來巨大改變。亞馬遜和谷歌等公司不僅頂住了互聯網泡沫破裂的沖擊,而且對企業運營產生了重大影響。互聯網泡沫向我們展示了技術的重要性,以及對我們生活的重大影響。
8、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回歸蘋果(1996年)
如果喬布斯沒有回歸蘋果,iPod可能就永遠不會問世;如果沒有iPod,蘋果就可能已經“不復存在”;如果沒有了蘋果,OS X就不會大放異彩;如果沒有OS X,操作系統市場上將只剩下Windows和Linux。
9、Napster(1999年)
無論是否支持文件共享,都不能否認P2P文件共享協議的重要性。如果沒有Napster,文件共享可能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Napster和最初的P2P協議對BitTorrent協議的開發產生了重大影響。BitTorrent目前占到全部互聯網流量的近三分之一,使大型文件的共享變得更為簡單。Napster也促使業界重新認識數字版權。
10、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已經成為互聯網上重要的信息源之一。在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民眾紛紛通過維基百科了解候選人的資料,候選人維基百科網頁的重要性堪與任何廣告相媲美。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