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 Store軟件審核過程曝光
中移動手機軟件商店開通后,國內開發者也可以成為手機軟件商店的受益者。眾多開發者開始關心軟件商店內部對軟件的審核機制。現在讓我們看看已經成功運營一年的蘋果App Store是如何審核軟件的。
其實,蘋果一直不愿公開討論外部開發者制作的應用軟件如何取得核準,但美國政府在針對幾周前Google Voice被否決的一紙調查文件,讓蘋果被迫說明。日前蘋果回答了FCC一連串針對App Store和其軟件評估政策的提問,而當中有幾個耐人尋味的地方。
蘋果App Store上線已屆1年,但外界直到現在才獲知軟件審核程序的運作方式。
首先,蘋果說Google Voice并未被否決,只是沒有被核準,且決策過程中完全沒有征詢ATT的意見。同日,ATT對FCC的詢問也有相同說詞。
但蘋果在回復信函中表示,雖然蘋果不會就外部應用軟件去征詢ATT的意見,ATT仍會就若干軟件提出抱怨。蘋果告訴FCC:偶爾,ATT會就某些軟件牽涉到的網絡效率和潛在的網絡阻塞問題表達關切,蘋果會將這類關切納入考量。
不過,在Google Voice爭論之外,現在我們對App Store的背后運作方式,有了更廣泛的了解。首先,那是一項極度巨大的行政操作挑戰。
蘋果聲稱,他們每周平均收到8,500項新軟件和既有軟件更新申請,目前只有40人全職負責審核所有提出申請的軟件,而每一項軟件都須經過兩個人審核。八成的軟件都在不需修改的情況下獲核準,而95%的軟件可在申請后的兩周內審核通過。蘋果估計,從App Store去年開張至今,經過審核的應用軟件和更新共約20萬項。
實際計算后可發現,這個軟件審核的工作量相當駭人。40人在一周五天的正常上班時間,要審核8,500項軟件和更新,平均每人每周要檢查212項軟件。但由于每項軟件都要經過兩位不同員工的審核,他們的每周工作量應該乘以2,總共424項軟件,或平均每日85項。假設他們的工時是正常的每日8小時(老實說,這些人恐怕沒那么好命),那代表蘋果App Store團隊的每個人每6分鐘就要審核完成一項軟件。因此,某些違反規定的軟件可能意外地躲過審核者的眼睛,也是可以理解的。
針對若干具爭議性或特殊的案例,蘋果成立了一個App Store高層審核委員會。雖然確實人數不得而知,我們知道這是一個由App Store資深管理層所組成的委員會,每周按時開會,檢討審核程序政策,和討論引發復雜或新問題的應用軟件。
審核員主要檢查的軟件項目為:錯誤的軟件、太常當機的軟件,使用未授權的API(Google顯然不算在其中)、盜版軟件、兒童不宜的內容,和任何減損iPhone核心經驗的東西。
根據蘋果與ATT簽訂的獨家合約,蘋果有義務除去任何讓iPhone使用者撥打網絡電話的軟件,或任何違反ATT服務條款的軟件。這包括被蘋果否決的SlingPlayer Mobile。該軟件能將機頂盒的影音內容傳送至iPhone,供遠端觀賞。
蘋果發給該公司信中寫道:利用ATT的移動網絡將電視信號重新導入iPhone,有違ATT的顧客服務條款。該軟件只能使用iPhone的Wi-Fi,不能用到3G網絡。這個案例在今年5月引發議論時,ATT即作過相同的解釋。
最近幾周,蘋果也開始承認蘋果App Store的審核程序經常對開發者和消費者造成困擾和不滿,包括蘋果營銷官員Phil Schiller最近與開發者和一名博客的公開溝通。但這次是整個程序初次對外公開。
蘋果聲明寫道:我們正在新的領域,嘗試過去從未作過的事情。我們面對許多困難的新問題,而雖然我們可能偶爾犯錯,我們會努力地從中學習,并持續改善。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