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海光纖配線架在建筑群子系統中的獨特應用
建筑群子系統布線需求
綜合布線系統是網絡系統的“高速公路”,擔負著數據、語音安全有效傳輸的任務,是弱電系統中最基礎的組成部分。綜合布線采用開放式的結構,可劃分成工作區、配線子系統、干線子系統、建筑群子系統、設備間、進線間、管理區七個子系統,可以概括為“二間、二區、三個子系統”,而建筑群子系統可以看著整個綜合布線系統的“神經中樞”。
在大型園區建筑群的網絡建設中,若要把兩個或更多的建筑物的通信鏈路互連起來,通常是在樓與樓之間敷設室外光纜。這樣,大型園區的核心網絡是整個園區網絡的生命線,以前只有20%的局域網通信到達核心網,大多數的運算由個人計算機完成,文件也在本地保存和訪問,文件共享的情況很少。然而時至今日,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估計,全部通信量的80%需要通過園區核心網進行傳輸。現在的應用采取集中服務,用戶的文件被存儲在服務器上,文件共享和共用的情況十分普遍。各類網絡視頻應用需求的成倍增加,以及個人電腦多媒體處理能力的增強,都加大了核心網絡的負擔,其必須能處理這一日益增長的需求。
大型園區的核心網絡必須能夠提供高速數據交換,要求具有較高的可靠性、穩定性和易擴展性等。必須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網絡結構,通常會采用高可靠的環網拓撲結構或冗余的網狀拓撲結構,為整個園區構建“神經中樞”的核心網絡平臺。
環形拓撲結構
網狀拓撲結構
交叉連接方式
在布線標準中,定義了兩種連接方式。一種是互連連接,另外一種是交叉連接。如下圖所示:
互連連接
交叉連接
從圖中可以看出,交叉連接方式增加了一個連接點,雖然互連連接方式在提高傳輸性能的同時,經濟性更強。但是,交叉連接所具有的管理便利性與可靠性卻是互連連接所無法比擬的。使用交叉連接方式,可以將兩端連接的光纜固定不動,視為***連接。當需要進行移動、添加和更換時,維護人員只需變更配線架之間的跳線,而互連方式則難以避免的需要同時插拔交換機與配線架端口的跳線。對于網絡的核心,將快速恢復,降低誤操作以及保證設備端口正常運行作為最基礎要求的環境,交叉連接無疑是***選擇。畢竟,在日常維護時盡量避開接觸敏感的設備端口無疑是明智的。只有交叉連接方式是最可靠、最靈活和持久的連接方式。
交叉連接在建筑群子系統中的應用
交叉連接方式將線纜分為***固定光纖和跳線。從交換機設備端來的光纜一般作為***性線纜固定在配線設備的后部,通過配線架正面跳線進行交叉連接。當交叉連接系統需要改變時,交叉連接區域的***連接部分不被改變,所需的僅是改變連接跳線,在日常維護時將盡量避開接觸敏感的設備端口。我們結合兩個案例來說明交叉連接在建筑群子系統中的應用。
案例一
需求說明
有3棟建筑物包括網絡中心、A樓、B樓(實際可能更多建筑物),網絡中心通過光纜連接到A樓、B樓 <同時A、B樓進行互連(網絡鏈路備份作用) 環型拓撲結構
傳統解決方案
在A、B樓之間重新鋪設一條光纜
推薦解決方案
在網絡中心采用“交叉連接”方式實現連接。 把從A、B樓連接到網絡中心的光纜,通過跳線直接進行連接,如下圖。
優點: 用戶投入減低,不需要另外鋪設光纜 非常靈活的分配和調度的功能 網絡拓撲結構變化靈活 提高的光纖的實際利用率
#p#
案例二
需求說明
有6棟建筑物通過光纖連接網絡中心 采用12芯室外光纜 網絡中心位于4樓
傳統解決方案 6根12芯光纜全部引入網絡中心,占用弱電豎井管道和網絡中心機房空間 網絡中心熔接光纖72芯
推薦方案
在一樓設置一個配線間,6根12芯室外光纜引入該配線間 一樓配線間與四樓網絡中心機房采用36芯室內光纜連接
在一樓配線間采用交叉連接方式實現連接
優點:
節約弱電豎井管道和網絡中心機房和的空間網絡中心熔接光纖36芯 具有大容量、管理、分配和調度等功能
產品選擇
相比互連連接方式,交叉連接方式會增加連接點,對鏈路性能收到一些影響,這樣對產品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需要光纖配線架具有優秀的線纜管理功能。傳統的光纖配線架已經不能滿足這種應用的需求。
新型光纖配線架需要考慮交叉連接的應用,可以實現光纖的靈活跳接及跳纖存儲功能。主要應用與網絡中心機房的使用。采用19英寸標準安裝方式,適合于標準機柜或機架。用戶可根據實際需求選配單元數量或單元規格。既可用作光纖分配,同時又可以作為光纜終端盒使用。新型光纖配線架配置靈活、安裝使用簡單,容易維護,便于管理,是光纖機房實現冗纖、跳纖、熔纖及光纜接入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具有光纜的配線和熔接功能,可以實現光纜纖芯的靈活跳線及存儲。
日海F19D光纖配線架
◆19″標準安裝
◆左右側均可進纜、出纖
◆采用NTM熔接配線一體化模塊,密度高
◆適配器卡入式安裝,適用于SC、FC、LC、ST等多種適配器
◆配置光纜固定和接地保護
◆可提供儲纖單元,用來管理冗余跳纖
◆可提供12/24/48/72/96芯系列產品
NTM熔接配線一體化模塊
◆適用FC、SC、雙LC 及ST適配器,卡接式安裝
◆模塊真正實現全正面操作
◆出線板安裝在配線盤上,方便維護
◆外線光纖可分別從左右進入模塊
◆提供專用拉手位置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