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吸引百萬人才:每百人即有一海歸
“中關村蘊藏著深厚的校園文化、海歸文化、創業文化等,這些文化都是多元文化元素,其產生的積極作用和影響不可低估。”29日,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關村文化的最大特征和根本內核是知識、體制和科技等方面的創新和發展,因此,創新是中關村文化的核心價值。
每百人中
就有一個“海歸”
“中關村的形成和發展關鍵靠的是人才,當年設立中關村,看中的就是它密集的智力資源。”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關村吸引和培養了大批優秀研究開發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專業管理人才,已成為國內創業最活躍、高素質人才最集中的區域。“在中關村的三代創業者和企業家群體中,既有以柳傳志為代表的20世紀80年代初科研人員下海創業先行者,也有以王文京、馮軍為代表的90年代以后的第二代創業企業家,還有以鄧中翰為代表的新世紀成長起來的第三代海歸創業者。”
據統計,目前中關村每年新增就業崗位10萬個,每年吸納應屆高校畢業生3萬余人,在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工作的外籍技術人員已經超過4500人。在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就業的各類人才近百萬人,從業的留學人員累計約1萬人,由留學人員創辦的企業累計超過4500家。對此,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西融合的海歸文化也就此在中關村形成。”
鼓勵創新創業的文化
是中關村發展的強大動力
在馮鑫的暴風網際公司里,一幅“暴風人肖像圖”這樣描繪著他們的夢想——成為中國互聯網最大的視頻平臺是我們目前的目標,更大的夢想是成為國際化、跨平臺、跨終端的軟件公司。馮鑫則說,沒有小富即安的心態,明白“財富是貓的尾巴”,這也是中關村創業公司的典型特征。如今,暴風影音每天使用的用戶已經超過2200萬,每天通過暴風影音播放的視頻文件占中國所有互聯網視頻播放量的50%。暴風影音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視頻播放平臺。
“鼓勵創新創業的文化是中關村發展的強大動力。”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關村將科技創新的理想、企業發展的目標與回報社會的責任緊密結合,在“法無明文禁止不為過”的市場經濟法治原則下,營造了“鼓勵創業、寬容失敗”的創新創業氛圍,塑造了“勇于創新、不懼風險、志在領先”的企業家精神,形成了“自主創新、民族品牌、產業報國”和“率先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的群體意志。
責任感和使命感引領
中關村企業家不斷創新
當年,聯想集團在一間20平方米的傳達室創業起家;1993年,柳傳志親自寫下了“扛起民族計算機工業大旗”的戰表,開始了打造自主品牌、產業報國的創業之旅;今天,聯想已經成為中國進入世界500強的第一家民營高科技企業。同時,聯想還是全球第四、中國第一大計算機公司,其計算機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達到了7.6%,2007年全球銷售額達到了163億美元。
“伴隨著中關村的發展,一大批富有創新活力、具有全球視野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迅速成長。”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計算機產業領域的聯想、方正、曙光,軟件產業領域的神州數碼、用友、中軟、文思創新、軟通動力、博彥科技,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領域的中星微、龍芯、北大眾志,網絡通信產業領域的普天、大唐、信威、新浪、搜狐、百度,都已經成為引領相關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