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萬用戶手機使用體驗報告發布
手機,現在幾乎是人手一部,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日前,在3G互聯網門戶發布的36萬用戶手機使用體驗報告中,體驗者對手機功能提出了1000個問題,這里面包含了諸多手機用戶更多的使用期待:從電池的配置到軟件的使用,從接入口到界面的自我屏蔽……消費者都提出了自己的需求。而手機生產商正在開發的手機功能似乎在2009年也應該嘗試變臉,給消費者更加貼心的服務。這對于深圳這座手機生產重鎮來說,似乎更加應該認真思考一下手機產業下一個發展空間
電池
能否支持更長時間
不論是手機上網,還是手機游戲、手機影音,都需要在手機上進行較長時間的操作,需要手機的電池能夠支持更長的時間。而硬件配置的升級,CPU處理速度的提升,屏幕尺寸更大、分辨率更高,同樣需要電力的保障。體驗報告中,市民對于電池的要求排在了前列。
手機所謂的標準配置,其“一電一充”的規格已經多年未變。更讓人糾結的是,手機電池自從發展到鋰電之后,就再沒有更大的技術進步。鋰電之路走入死角時,廠商開始關注其他電力來源。太陽能手機,作為電力不足的補充手段,已經在市場上頻繁出現,2009年也將有較大的發展。更好用的燃料電池,也已經有比較成型的產品。在2009年下半年,有望出現使用燃料的手機電池。更小的體積、更強的電力,或許能促使手機硬件的規格更進一步。
DIY手機
為何遲遲不肯露面
如果說電腦組裝機已經變成稀松平常的話,手機DIY為什么遲遲不肯露面呢?在調查報告中,消費者對于手機DIY充滿了期待。
廣義而言,手機是一種IT產品。電腦的各種組成部分都有相應的標準,才有了“兼容機”的說法。用戶可以自由搭配,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業內人士分析戴爾公司的成功,證明了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必要。在有限的框架內提供給用戶自由定制的權限,手機必然也會走上這一條道路。那么何時才能像組裝電腦一樣可以隨意組裝手機呢?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似乎也不是那么漫長。
據悉,部分采用MTK方案的手機廠商,已經開始允許大客戶進行定制。Android系統的支持者中,也已經出現可以定制包括鍵盤在內、所有主要硬件的廠商。在2009年初,來自戴爾公司的消息稱,他們將延續其電腦銷售的模式,允許用戶自行定制手機。這將是手機銷售史上的一次革命。2009年,高定制的手機配置,將實現更個性化的手機使用體驗。而這似乎讓普通用戶看到了DIY之路不遠了。
新系統
何時能夠打破屏蔽
在這份手機體驗報告中記者發現,用了各種手機系統的消費者如今也面臨苦惱。由于每個系統都有自己的優勢,但是使用的系統只能是一個,如何能兼容掉更多系統的優勢成了消費者難以取舍的一道難題。
如果說到電腦,人們會聯想到windows系統。和電腦一樣,手機也有自己的系統。目前的手機市場上,塞班、微軟、黑莓、Linux手機系統四足鼎立。2007年,iPhone(手機上網)手機的OS X系統出現;2008年,Google手機的Android系統出現;2009年,Palm手機的WEB OS系統出現。新的操作系統出現,讓智能手機領域的紛爭更加激烈。
鑒于蘋果的歷史風格,OS X注定不會在iPhone以外,會有更廣泛的應用。相反的,Android則因為其開源的本質,注定得到廣泛的應用。這一趨勢,在2009年初,已經逐漸開始呈現,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展出了Android系統的手機,部分廠商甚至將開發的重心,轉移到Android平臺。
Palm Pre手機的出現,描繪了WEB OS系統的良好體驗和美好前景。其發布后一周內,Palm的股票上漲超過30%。因為沒有正式上市,這一系統到底能帶來多大改變,現在尚難評估。但累積多年的Palm用戶群,都將樂于接受這個系統。Palm也透露,不排除其他廠商會使用這套系統。
2009年,手機操作系統的紛爭,必將愈演愈烈。用戶選擇手機,除了品牌之外,操作系統也將逐漸成為標準。但是這邊風起云涌,各家都在給自己的系統設置各種密碼;那邊消費者卻說能不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呢?如果一個游戲軟件能夠通過手機發送短信到另外的手機上,而兩個手機的系統雖然不一樣但是都能用該多好,那會多省事啊!
通用性
想說愛你很不容易
每個手機都有自己的配件。官方資料顯示,深圳手機的更換周期是13個月。那么,有時候手機不用了,電池、耳機、充電器卻還完好。新買的手機配件丟了卻要重新買一個,十分不劃算。原因就在于各個手機的接入口都不一樣,為什么就不能有一個手機標準通用性接入口呢?如果出差忘帶充電器,所有的充電器都能用,也不至于還要再買一個。手機配件通用的問題,消費者再一次在這個體驗報告中提了出來。
如果耳機、充電器、數據線的接口,不再如此非主流,而采用3.5、Mini-USB等通用接口,對于絕大多數手機用戶,除了意味著使用更加方便、攜帶更加便利之外,還意味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即使用戶更換手機,也可以沿用原有的那些配件。這,其實也意味著更加環保。除了自己節約了金錢之外,對于整個社會的環保問題也作了巨大的支持。
現在,誰家沒有幾個多余的手機充電器、電池、耳機、數據連接線等物,都是手機更新換代以后留下的紀念品。因為各手機的接口不能通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物件成為電子垃圾。而電子垃圾一向是環保中最令人頭痛的問題之一,因為它們很難被銷毀。即使可銷毀,也會在銷毀過程中,造成其他環境污染。同時,還意味著大量的浪費。2009年,手機配件的通用性和制作標準的統一,迫在眉睫。
特殊手機
特殊人群呼喚著你
在這份調研報告中,記者發現,不少市民提出來為什么沒有人為盲人、聾啞人、老人、兒童、左撇子研發手機,同大多數人一樣,特殊人群有著同樣的通訊需求,現有的手機,顯然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盲人,需要更明顯的盲文標識,更準確的語音服務;聾啞人,同樣需要語音與文字之間的快捷轉換;肢體缺陷的人群,需要更方便的輸入和聲音控制;老人,需要更大的屏幕和按鍵簡潔的功能;兒童,需要更易于識別的鍵盤和號碼綁定;左撇子,需要更符合左手操作習慣的按鍵設計等等。每一個類別的特殊人群,都有特殊的操作需求。性能和外觀或許并不重要,核心的因素是手機的易用性。
當然,除了特殊化的硬件設計之外,手機內置特殊人群所需的特殊服務同樣重要:交通導航服務、障礙探測系統、專項的語音幫助系統、所聽即所現的全屏語音朗讀、超大字體的界面、快捷的號碼綁定功能、運營商專門的特殊人群客戶服務、預設好全語音操作等等。這些專門針對特殊手機用戶的手機成了2009年消費者的期待。
單薄“身子骨”
手機竟成了易損品
現在的手機越來越漂亮,但是身子骨似乎也越來越單薄。很少有手機賣家敢往地上摔手機了。壞不壞另說,少塊漆是跑不了的。摔,自然是非正常的,但是用久了總是會往地上掉的,就是不掉在地上,可為什么我們正常使用時,也會出現各種問題?掉漆,正常。鍵盤不靈,正常。折疊、滑蓋不靈,正常。真的都正常么?手機是什么時候開始變成易損品了?
常規來說,類似的工業品是需要經過疲勞測試的,鍵盤應該經過多少次摁壓無損壞、折疊部位經過多少次折疊無損壞……這類的測試是很嚴格的。難道說現在手機已經不需要做疲勞測試了?還是說測試機根本就是加固過的?2009年,我們需要更好的工業制造和測試,我們不要易損手機。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