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寒冬來臨,互聯網從業者何去何從
元旦剛過,不難發現,這個假期尤其是在較為發達的大城市,節日的氣氛比往年淡了一些。的確,對于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金融危機可能不再僅僅是一個警訊,而是真真切切地到來了。
而這個情況,之于互聯網行業更是尤其的明顯,眾多國際知名互聯網公司紛紛做出減縮開支的決策,諸如裁員,降薪等等,部分企業高層也在此時或進行大幅度的職位調動或離企業而去?;ヂ摼W巨頭Yahoo宣布全球裁員1500人,Google裁減10000個正式職位,大幅放慢招聘速度。在這個寒冬,導致寒冷的不再只是氣溫,還有人人自危的擔心和憂慮。
但恰在此時,國內互聯網領軍企業阿里巴巴不但沒有進行裁員,反而啟動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招聘行動,這其中包括社會招聘和校園招聘:社會招聘的地區不僅限于中國境內,也在美國硅谷招攬高級技術人才,僅阿里巴巴自2008年10月起,就招聘了2000多名人才;校園招聘針對全國59所高校展開,首場校園招聘宣講和筆試在浙江大學召開。不僅如此,阿里巴巴同時在51job、智聯招聘和中華人才網等三大招聘網站發布了招聘信息。與此同時,阿里巴巴旗下其他子公司也宣布了第四季度的招聘計劃,淘寶公司計劃招聘近300人,支付寶公司計劃招聘近100人,雅虎口碑預計招聘71人,阿里軟件計劃招聘20人。
而據CSDN內部人士透露,其下屬社區中心也準備做一些調整,增設一些職能組織和人員。計劃在技術總監、軟件質量保障專員、社區網站推廣經理、社區網站推廣、商務執行專員、美工等多個崗位招聘人才。
這些信息在給廣大互聯網從業者以希望的同時,也在引人思考,為什么這些企業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沒有選擇盡量保存過冬的“現金流”,而是擴大人才招聘的力度呢?他們的目的何在?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選擇招聘的企業往往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抗沖擊能力,并且出于發展和增長的階段。這些企業通常是國內較為知名的大型互聯網企業,有著很好的“現金流”儲備以及投資來源,雖然身處“寒冬”,但有能力抵御“嚴寒”,并時時為自身的發展作以準備。
2、借“寒冬”之機擴充自身力量。對于互聯網行業,雖然資金是很重要的環節,但是,人也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個互聯網企業發展的好壞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擁有著高素質的人才,所以,有遠見的企業在此時往往也會在考慮自身“生存”能力的同時,為了在“冬天”之后取得更大的發展而蓄勢待發。
3、為商者,“義”字當先。在這個時候,這些企業雖然自身在互聯網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但并沒有只為自己的企業而考慮,而是為整個大環境,所有的互聯網從業者著想,用自己的力量幫助整個產業度過危機,履行著自己的承諾與責任。
正如CSDN總裁蔣濤所說的那樣,互聯網行業能否承受住金融危機的沖擊,關鍵在于從業者的心態是否足夠積極。“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雖然用在這里不太合時宜,但是對于互聯網從業者來說,只有在心理上對這次的沖擊有所準備,積極地看待市場環境,才能順利地度過寒冬,迎來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