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GTP- 4o爆火后,最強中文AI繪畫模型「即夢3.0」上線:設計師的末日要到了?
GPT-4o的熱度還沒過去,即夢AI又升級了,強大的中文生成能力,再度引發了設計師的集體焦慮。
最近,最強中文 AI 繪圖模型即夢3.0 正式開啟了灰度測試,在設計圈和AI領域掀起了不小的討論。3.0 版本相比之前的 2.1 版本實現了全面升級,尤其是在真實感、高清度、專業性以及文字響應上,表現出了驚人的突破。
這場中文設計革命,讓設計師更emo了。很多人開始討論,設計師的核心價值,究竟是不可替代的創造力,還是即將被算法碾壓的機械技藝?
即夢3.0的顛覆性,首先在于其解決了AI繪圖領域的“中文詛咒”。相比GPT-4o在中文場景下頻繁出現字體錯亂、排版崩壞的問題,即夢3.0通過多模態語義對齊技術,實現了從大字標題到細則說明的全鏈路精準生成。而GPT-4o仍會混淆“勾”與“句”的筆畫結構。某用戶嘗試用 Prompt 生成竹簡上的《出師表》毛筆字,AI甚至還原了墨跡融入竹纖維的質感。
這種替代效應引發設計師了集體焦慮。社交媒體上,有人自嘲“不如轉行賣煎餅”,但更深層的沖擊在于行業規則的重構——當AI能秒出 80 分作品時,客戶對“獨特創意”的閾值必然飆升,平庸的設計師可能會失去議價權。
然而,真正的危機只屬于畫圖員,而非設計師。換言之,AI是超級執行者,而設計師應成為策略指揮官——用思辨能力定義問題,而非用 PS 技能解決問題。
隨著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AI普惠將成為必然趨勢,如何高效利用 AI 技術,并且建立一套應對人工智能的價值體系,或許是信息爆炸時代需要解決的問題。
已于2025-4-4 21:55:43修改
贊
收藏
回復
分享
微博
QQ
微信
舉報

回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