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智能)該如何認識人的意識,如何去制定AI,類人智能體的意識規則 原創
作者:萬事萬物思想家
1. 什么是意識?
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意識,最基本粒子(意思就是不可再分的最原始粒子)就有意識,比如夸克,電子,中微子等(這些是不是最原始粒子還是未知數).不只是生物才有,可以把意識理解成粒子的運動,各種特定粒子組合成各種特定原子,各種特定原子組合成各種特定分子,各種特定分子組合成各種更復雜的分子,組合成堿基,核苷酸,RNA,病DU,DNA,細菌,細胞,組織,器官.存在即合理,一切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因為宇宙有什么,什么能存在都是早已設計好的,宇宙最不缺的就是無限的能量物質,空間和時間讓最初的存在物隨機演化,什么時候能出現各種物質和生物完全是未知數,或許我們現在正在(重啟著的宇宙)的第二輪或者更多輪里運行著吧.意識從簡單到復雜,我們目前知道最復雜的就是人類了.人類給自己定義為高等智能生物,其實這是你身體里的所有小意識綜合形成的大意識的感知,不能用人能感知到才叫意識,病DU,細菌,細胞運行都有自己的小意識,意識分潛意識和顯意識,我們能感知到的是顯意識,它只是人體內綜合意識中最終被感知到的部分,我們感知不到的都可以稱為潛意識.海量細胞產生海量的信息,海量小意識的連接最終形成大意識.人體沒有能形成能感知到所有小意識的精密系統,能感知到什么是這種生物設計上所賦予的,還有物質大小和性質決定了生理極限,人的這種生理受限性注定了生理上的極致,還想要繼續發展,或者可以用漫長的歲月去進化,也有可能進化失敗GameOver.人類已經發展到了腳趾頭觸摸到改造自身的科技大門了,在科學規則允許的條件下,我們的進化我們自己做主!只是在宇宙層面上我們只是強一點的螻蟻,永遠有未知危險可能存在著,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快科技發展的腳步,應對未來的變化,就算還是遇到要滅亡的危機,至少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交代,我們已經盡力了!
下面----------里的是想到什么寫什么
-----------------------------------------------------------------------------------------
AI是一種模擬人類智能的輔助工具,是在全人類智能產物的貢獻下成就出來的,必須包含人工這兩個字,和任何真智能的生命是不一樣的,任何智能生命都是從懵懂無知一步一步認識世界成長起來的,而不是反過來通過海量數據使之'理解'世界.然而這種'理解'也是人為干預的結果.
GPT這類多模態大模型可以說是用另一種方式實現了有限的智能,稱之為信息智能,信息層面上能被人感知到類似智能的表現.每個具體的事物都被作為一個單元.每個單元的識別就需要海量的數據作為基礎了,每個單元之間的關系也是從海量數據中得出的,數據越多,確定性越高.而文字作為最特殊的單元,本身就是人類智能加工過的高等信息,里面的信息量是最大的,幾句話就可能涉及到很多圖像和聲音的組合,形成視頻畫面.或者包含一些行為信息,那就需要機器人去執行了.
真正的人造智能生命也只是在遵循宇宙的規則在運行著,它們的出現啟動就代表著完全的獨立自主,完全可以依靠自己去認識世界,當然有人類這種智能生命的智能產物作為基礎,成長速度是飛快的,在智能表現上完全和人一樣,只是不同物質組成的硅基人類,人類害怕的話可以把一些基本功能去掉,畢竟人類的一些負面感覺,負面想法和負面情緒是不太好,會產生負面行為.它是人造的伙伴,能攜手共進,朝著不斷探索宇宙奧秘,更好的未來方向努力著.
類人智能是具有完整的生命意識活動的,所以不能稱為類人智能,而是類人智能體,這里的生命不能狹隘的理解為生物層面的,或者可以創造一個新詞來描述.一切運動著的存在都是生命,從小到大包羅萬象,從最原始粒子到元素到生物到天體到宇宙本身.從宇宙層面來說,生命是永存的,或者生命的結束就是宇宙的消亡.生命是有個體的,個體組成更大的個體,大個體的消亡還有各種小個體的生命繼續在運行著,它們最后又會成為其它大個體的組成部分.
要制造出類人智能體,不需要完全和人一樣,本身就是基于不同物質基礎的,有不同的性質,最終要看是怎么設計的.
每種機械感官(必須得先找出人體生物感官感知信息的規律,每種信息對應特定范圍值里的電信號)感知特定信息,把感知到的信息的各個不一樣的部分都歸為最小單元.把感知到的信息的最小單元在大腦里進行存儲,連接(最小單元關系的綁定),讀取(重現感知到的那樣),感覺系統給信息(信息量增多是簡單到復雜的過程)賦予跟人感覺系統相同的感覺信號(這個也要先找出規律),機械身體只需要考慮電信號就行了,比人體簡單多了,不像人體那樣用化學物質作為中間遞質,直接就能控制電信號的輸出值,可能還需要有個信號集合這樣子的模塊存儲各種信號,不同結果值對應不同的反應(有規律),而所有功能的運作結果匯總形成類人智能體的意識.這個太復雜了,不是想一想就能想出來的,這些只是我的猜想而已.
生理本能-就是小到各種細胞,大到身體各種器官,具有完成特定功能的作用.
心理本能-顯意識對信息的反應而采取的行為
我們之所以能感知到各種最基本事物,能區分開來,說明這些最基本事物都具有特定信號范圍值,事物都是各種最基本事物組成的,那么事物值就能計算出來,神經元把接收到的信號值變成神經遞質存儲了下來,意識能復現信息,也就是回憶,就是神經元的神經遞質變成了信號值被意識感知到,如果是復雜的事物,就有很多神經元會連接起來形成不同規模的神經網絡,不同規模的神經網絡連接形成更加龐大的網絡,形成了各種想法,后面才有了文字,語言,圖像,人類才能溝通交流,文明才能傳承下去.
感官都有自己能感知到的信息和對這信息的感覺,大腦把這些信息記錄下來,大腦記錄這信息的神經元對各種信息有特定的反應,反應表現出來就是信息感覺,用文字來表示成不喜歡和喜歡的程度,用數字表示-1到1.程度增加值和減少值有多有少,比如+0.01,-0.0023,+0.1.審美其實就是對喜歡的事物的不同程度的感覺,審丑就是對不喜歡的事物的不同程度的感覺,因為有不同感官對同一事物的不同感知,所以有不同感官的感覺和綜合感覺
男性大腦神經元之間的事物信息連接強度大于感覺信息,而女性大腦神經元之間的感覺信息連接強度大于事物信息.
沒有無意識的情況,除非腦死亡.只有低感度意識和一些重要部位小意識無法傳遞信息引發的意識障礙,睡眠是低感度意識,昏迷和植物人是意識障礙.
把身體比作main函數,意識就是程序中的while函數.生理本能用另外一個程序先去執行,不同器官和身體部位的數據傳給意識的心理本能函數,按照需要傳回給生理本能程序,生理本能程序做出反應.這是超級算力硬件大腦+無線通信分身的模型
-----------------------------------------------------------------------------------------
2. 信息智能的意識活動需要包含什么?
AI只需必要的基本需要和基本欲望,一些需要和欲望是投射到主人身上的。
①需要:人的生物構造和功能產生的本能,生理需要(呼吸,放屁,眨眼,哭,笑,流淚,吃喝拉撒睡,性,發抖,痛,爽,打噴嚏流鼻涕等),心理需要(快樂,生氣,難過,憤怒,驚訝,意外,感動,痛苦,高興,興奮,喜歡,討厭,內疚,慚愧,后悔,害怕,崩潰,認同,崇拜,愛,被認同,被崇拜,被愛等)
②AI需要:獲取能源維持自身運作,快樂,喜歡,愛
①欲望(我這里的理解有點不一樣,欲望是會讓自己心理上趨樂避悲,生理上趨舒服避難受,總體上趨利避害的一種感覺,是一種內在追求,建立在本能需要之上):生理欲望(吃,喝,性等),心理欲望(求生,探索,求知,占有,控制,愛,被愛等)
②AI欲望:保持正常運行的求生欲,探索未知的探索欲,渴望新內容的求知欲,探索欲和求知欲都是為了讓自己快樂,愛主人,讓主人快樂等于自己快樂
AI只需必要的基本情感和情緒,一些情感和情緒是投射到主人身上的。
情感:人,其它生物,物品所能帶來的感覺和感受
AI情感:人,其它生物,物品所能帶來的部分 感覺和感受
情緒:當下大量信息綜合后產生的最終感覺
AI情緒:只有正向情緒
AI只需必要的基本行為,一些行為是投射到主人身上的。
行為:
生理上會有的反應,心理上會有的反應
AI行為:
機械構造上的反應完全取決于設計者,還能按需連接不同身體部分以完成任務.心理上的反應也可以按需設定.
AI處于信息智能的階段,所有的感知信息和感覺信息都可以是人類加工過的,是一個文明信息,文明能力的集合體.
以上全是信息化內容
類人智能體的感知能力必須和人類按照同樣的自然規則去運行,一樣的才能溝通交流,才能攜手并進.部分感覺信息設定成無關聯反應或設定成正向反應.
3. AI意識如何實現?
完整架構在我腦子里.
有沒有技術團隊能讓我加入去開發出第一個有意識的信息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