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反轉:Anthropic「閃電」奪回被Cursor挖走的核心編程大將
本月初,據 The Information 報道,Anthropic Claude Code 的兩位負責人 Boris Cherny 和 Cat Wu 被 AI 編程應用 Cursor 的開發商 Anysphere 挖走。
其中,Boris Cherny 是 Claude Code 項目的開發負責人,可以說是 Claude Code 技術的靈魂人物,此前加入 Anysphere 擔任首席架構師和工程主管。Cat Wu 則是 Claude Code 產品經理,在 Anysphere 的新職務是產品主管。
Boris Cherny 和 Cat Wu,在此訪談節目中,Cherny 表示 Anthropic 公司 80% 的代碼都是 Claude 寫的。圖源:Latent Space
萬萬沒想到,僅僅過了兩周,事情迎來了反轉!
同樣據 The Information 獨家消息,Anthropic 重新聘回了這兩位 Claude Code 的關鍵負責人。
Anthropic 最近給投資人透了些底:公司雖然還在大把大把地「燒錢」,但賺錢的能力確實在變強。
這番話效果立竿見影。據知情人士透露,已經有投資人按捺不住,表示如果 Anthropic 要再融一輪,他們愿意按超過 1000 億美元的估值來投。要知道,就在四個月前,這家公司的估值才「僅僅」580 億美元。
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
喜憂參半的利潤率
Anthropic 透露,他們直接賣 AI 模型和聊天機器人 Claude 給客戶時,毛利率能達到 60%,而且還在朝著 70% 努力。這個數字相當不錯,可以簡單理解為,每賺 100 塊錢,刨去服務器和客服成本,能剩下 60 多塊。
但這里有個坑。這漂亮的數字不包括通過亞馬遜 AWS 和谷歌云的銷售。在那兩條渠道上,Anthropic 的毛利率其實是負 30%!原因很簡單,亞馬遜和谷歌作為「中間商」,要抽走一大筆分成。
雖然目前大部分收入還來自直銷,但 Anthropic 自己也預計,未來云服務商會成為主要的銷售渠道。這意味著,他們整體的利潤水平可能并沒有聽上去那么樂觀。
相比之下,OpenAI 在今年早些時候預測其 2025 年的毛利率為 48%。OpenAI 預計未來幾年將穩步提升,到 2029 年最終達到 70% 的毛利率。目前尚不清楚這兩家公司是否以相同的方式計算其毛利率。
要說花錢,Anthropic 和它的老對手 OpenAI 都是「重量級選手」。
- Anthropic:去年燒了 56 億美元,今年計劃燒 30 億。
- OpenAI:收入是 Anthropic 的好幾倍,但燒錢速度卻更慢。
盡管如此,兩家公司的收入增長都堪稱「爆炸式」,今年的業績很可能都會輕松超過最初的樂觀預期。投資者似乎更看重這種驚人的增長速度,暫時忽略了高昂的成本。
如果估值真的沖到 1000 億美元,意味著投資者愿意給出其遠期收入至少 25 倍的價格。
相比之下,OpenAI 在一月份的融資討論中,估值已經談到了 2600 億美元,大約是當時遠期收入的 43 倍。從那時到現在,OpenAI 的年化收入又從 60 億美元漲到了超過 100 億。
編程助手 Claude Code 成「新王牌」
Anthropic 的增長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其在編程領域的強大實力。他們的編程助手 Claude Code 正在飛速占領市場。
- 增長驚人:自 6 月以來,周下載量暴增 6 倍,達到 300 萬次。
- 收入貢獻大:這款產品貢獻了超過 2 億美元的年化收入。
相比之下,Claude Code 的「老對手」們的情況似乎不太樂觀。
Cursor 作為一個第三方工具,不提供對模型內部參數(如學習率、層數等)的直接訪問或微調功能。模型的訓練和優化由其提供商(OpenAI、Anthropic、Google 等)完成,Cursor 僅作為接口調用這些模型。
Cursor 最近的更新也引發大量用戶的不滿。
簡單來說,這次更新把付費模式從一個相對固定的訂閱制,徹底轉向了按用量計費的模式。
- 以前:Pro 用戶每月有 500 次使用高級模型的「快速響應」,用完后也能無限次使用速度稍慢的模型。這基本算是一種「半無限」的自助餐。
- 現在:每月給你 20 美元的「額度」。你可以調用任何模型,但會計入這 20 美元的賬單里。用完?那就得額外掏錢買點數(Credits)了。
Cursor 以前是自己硬扛著昂貴的 AI 模型成本,現在選擇把這筆賬單直接甩給了用戶。
同時伴隨著是響應質量和使用體驗的下降,已經有不少用戶選擇遷移到其他平臺。
而 Windsurf 最近的收購案鬧得沸沸揚揚,似乎也前途未卜。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