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AI不斷增長的電子垃圾足跡
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導致了電子設備和系統的激增,同時也導致電子垃圾(e-waste)的驚人增加。特別是近兩年來爆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進行模型訓練和推理,但人們對其可能產生的電子垃圾影響還沒有完全了解。
美國訓練研究所(UNITAR)最新的《全球電子廢物監測》顯示,世界電子垃圾的產生速度是記錄在案的電子垃圾回收速度的五倍。
2022年,全球產生了6200萬噸電子垃圾,比2010年的水平增長了82%。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預計全球電子垃圾產生量將再增加32%,到2030年可能達到8200萬噸。
為什么這很重要?電子垃圾,如廢棄的電子設備和產品,是對公眾健康和安全的主要威脅。一些電子廢物,如電池,含有有毒添加劑和有害物質,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當消費者不正確地處理他們的電子產品或未能回收時,對鈷等新材料的需求周期會繼續增長。
鈷是許多電子設備(包括電池)中使用的關鍵組件。世界上最大的鈷儲量位于剛果民主共和國(DRC),那里有超過25.5萬名公民,包括4萬名兒童,在危險條件下開采鈷。這種對更多鈷的無情需求使這些工人面臨危險的工作條件、有毒暴露和長期健康風險。
雖然電子垃圾的威脅并不新鮮,但GenAI正在使其變得更糟。GenAI產生的電子垃圾的主要來源是數據中心和服務器場中使用的高性能計算設備,如服務器、GPU、CPU、內存單元和存儲驅動器。
一些電子垃圾含有金、銀、銅和稀土元素等貴重金屬。然而,它也含有鉻、鉛和汞等有害物質。
根據《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文章,泰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后院回收商”使用硝酸和鹽酸清洗廢棄的電路板以回收黃金。他們實際上是在烹飪電子垃圾,以將隱藏在塑料、電路和電線中有價值的金屬提煉出來。
人工智能公司產生大量電子垃圾的一個關鍵因素是硬件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性能計算設備的典型壽命只有兩到五年,之后就會被更先進的型號所取代。
雖然一些國家頒布了電子垃圾立法,但方法差異很大,導致解決方案不一致和分散。目前,美國沒有支持電子回收的聯邦法律。回收基礎設施不足,制造商缺乏改善產品設計以實現可回收性的激勵措施,這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問題。
在《自然》雜志發表的“GenAI的電子垃圾挑戰”一文中,作者分享說,延長技術壽命是減少電子垃圾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如今,只有約22%的電子垃圾被回收利用。研究人員建議重復使用或翻新組件以減少電子廢物。它還將有助于以更容易回收和升級的方式設計硬件。該研究預測,在最佳情況下,這些策略可以減少高達86%的電子垃圾。
隨著電子垃圾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科技公司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被要求生產消費者更容易回收和維修電子設備。然而,延長硬件的使用壽命可能不符合這些公司的最佳利益。因此,責任可能會轉移到最終用戶身上,由他們決定是否要優先考慮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