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化浪潮下DBA學啥數據庫比較靠譜,你知道嗎?
最近經常有DBA朋友問我國產數據庫該學哪個,前陣子我一直讓他們再等等,等第二批國測結果出來再說。國慶第一天寫了篇關于國測結果發布的文章,對于國產數據庫的商業競爭而言,這個結果十分關鍵。目前第一批和第二批國測結果發布后,已經有16個數據庫廠商的25款集中式和分布式數據庫產品名列其中了。
可能有些朋友沒太關注信創相關的政策,對國測結果的重要性不太了解。目前國產關系型數據庫產品一百多款,只有25款產品在國測清單中(這些產品以下簡稱表內產品)。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除了關鍵基礎設施系統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對于其他系統這100+的關系型數據庫產品在數據庫國產化替代工作中都是可以使用的。不過各行業監管部門的管理要求不同,如果要搞清楚應用原則,最好認真研究一下相關行業的管理要求。有些央國企存在多頭管理的情況,則需要注意各個上級部門的要求之間的差異。
對于一些監管要求比較低的領域,并非強制使用表內產品,不過對于一系監管要求比較嚴格的行業,則是有強制性要求的,因此有些用戶寧可采用更加嚴格的要求,也不愿意今后出現二次遷移的問題。另外國家出臺的一些獎勵、補貼政策,一般也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可能只針對購買表內產品,如果用戶國產化替代想要省點錢,那么還是建議選擇表內產品。
在這種情況下,DBA該如何應對呢? 打個比喻,最近股市火爆,大家都在選股,如果選錯了,那么面對未來的牛市,收益會有較大的影響,甚至會錯過這種散戶小白都能賺錢的機會。DBA選擇數據庫也是如此,做出合理的選擇,對于年輕的DBA未來的職業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圖片
我覺得還是要把1號發過的這張圖貼出來才容易看清楚。首先,如果我是一個PostgreSQL DBA的話,大概率會遇到一些與之同生態的國產數據庫產品。雖然運維起來不完全相同,不過總是比較容易上手一些。在去年PGCONF上,我做了一個關于PG數據庫生態的演講,當時我就說在數據庫國產化替代的背景下,學PG是比較不容易踏空的。PostgreSQL DBA的基本技能可以適用于PG、openGauss生態的數據庫產品,對于GaussDB、GreenPlum等數據庫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數據庫國產化時代,如果真的不知道學點啥,去學PG是不會浪費時間的,有PG基礎的DBA,再去學這些國產數據庫,會省很多事。
第二種考慮因素是,在XC背景下,用戶在數據庫運維成本方面肯定不會像使用Oracle時那么大方。因此要選擇舍得花錢的用戶使用的數據庫產品,或者選擇客戶不太搞得定,愿意花錢來解決問題的數據庫產品。舍得花錢的用戶還是集中在金融、證券、保險、運營商、能源等大客戶那里,因此關注這些用戶使用什么數據庫產品十分關鍵。從目前的情況看,銀行主要使用GoldenDB、GaussDB、OceanBase、TDSQL等分布式數據庫,證券使用OB、GoldenDB、GaussDB比較多,保險公司也基本上以這三種分布式數據庫為主。中國移動的核心系統主要是OceanBase和GoldenDB,中國電信則是自己基于PG和MYSQL的TELEDB。
能源行業則比較復雜,南網的管理新信息系統類以達夢為主,營銷等系統目前還沒完成選型。國網主要是達夢、金倉、南大通用、GaussDB、PolarDB等。發電企業現在還在選型中,大體也不會差別太大。
技術相對復雜,不太容易搞定的數據庫一般是分布式分布式數據庫或者類似ORACLE RAC的集群數據庫。如果你能夠深度掌握比較有前途的分布式數據庫產品的安裝、部署、備份、高可用架構等方面的技術,對未來工作中找到機會有較大的幫助。
在未來的數年里,DBA們可能沒辦法像以前那樣學好Oracle就能衣食無憂了。很可能需要一專多能,同時掌握多種數據庫的基礎運維才行。一專多能,首先要多能,需要能夠安裝部署、配置、監控多種數據庫產品,才可能適應企業的運維需求。在“多能”的前提下,還需要“一?!保駝t你只能做底層的運維工作,無法成為運維專家?!耙粚!币欢ㄒ龀龊侠淼倪x擇,否則很可能會影響你的職業前途。個人覺得要么是PG,要么就選一種熱門的分布式數據庫去認真研究,可能會有比較大的收獲。
對于集中式數據庫則要選擇復雜度比較高技術去深入研究,能掌握一些一般人不太掌握的技術才行 。比如達夢數據庫,你如果能把DM DSC研究明白了,知道如何優化,如何支撐關鍵應用,那么未來還是很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