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CodeFuse 發布“圖生代碼”功能,支持產品設計圖一鍵生成代碼
4月11日,螞蟻集團自研的智能研發平臺CodeFuse推出“圖生代碼”新功能,支持開發人員用產品設計圖一鍵生成代碼,大幅提升前端頁面的開發效率。目前相關功能正在內測。
和很多互聯網公司一樣,螞蟻集團正在內部全面推行AI編程,使用CodeFuse支持日常研發工作的工程師達到50%以上,這些工程師提交的代碼中10%由AI生成。
Gartner發布的2024年十大戰略技術趨勢指出:到2028年,75%的企業軟件工程師將使用AI編程助手。螞蟻CodeFuse就是這一趨勢下的探索嘗試。據介紹,CodeFuse 的功能覆蓋了需求分析、編程開發、測試與構建、發布與運維、數據洞察等研發全鏈路,比如在開發測試階段,通過代碼補全、添加注釋、解釋代碼、生成單測、代碼優化等,幫助開發者更快、更輕松地編寫代碼。
目前,在螞蟻內部,每周已有超五成程序員在日常研發中使用CodeFuse。CodeFuse生成的代碼整體采納率為30%,在生成單元測試場景采納率可以達到50%。
螞蟻智能研發平臺CodeFuse覆蓋AI研發全鏈路
此次發布的“圖生代碼”功能主要服務前端工程師。在互聯網產品開發環節,設計師畫出設計圖后,前端工程師需要用代碼實現產品設計圖,這項工作占用了較多開發工作量。圖生代碼,可以根據設計圖一鍵生成代碼,可以極大降低開發團隊在開發網頁、小程序、APP時的代碼工作量。以一張中型網頁為例,如果最終有200 行代碼,一人耗時約需1小時,一鍵生成后,工程師只需檢查與調整,耗時大幅降低。這項功能基于螞蟻百靈大模型的多模態技術能力研發。
螞蟻集團CodeFuse負責人表示,AI的普及不僅可以減少開發人員的工作壓力,讓他們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更有創造力的工作中去,更大的意義在于降低編程門檻,推動軟件開發行業的創新和進步。CodeFuse的使命是探索下一代AI研發生產力工具,致力于打造創新的解決方案,讓軟件開發者在研發過程中如絲般順滑。在自然語言生成代碼、圖生代碼之后,CodeFuse還將持續推出新功能,助力企業研發全鏈路的效率提升。
該負責人認為,AI研發范式的變革,并不代表“人”在研發場景的角色會消失,反而對AI和人如何協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涉及可靠性的運維場景,還需要人工專家干預才能讓系統健康運行起來。“AI目前主要集中在輔助編程(code copilot),要從copilot走向co-worker,實現整個研發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自動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