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代碼質量的十條編碼原則
軟件開發需要良好的系統設計和編碼標準。我們在下圖中列出了 10 條良好的編碼原則。
1.遵循代碼規范
我們在編寫代碼時,必須遵循業界公認的規范,如 "PEP 8"、"Google Java Style "等。遵守一套約定俗成的代碼規范可確保代碼質量的一致性和可讀性。
2.文檔和注釋
好的代碼應具有清晰的文檔和注釋,以解釋復雜的邏輯和決策,注釋應解釋為什么采用某種方法(Why),而不是具體做了什么(What)。文檔和注釋應清晰、簡潔并不斷持續更新。
3.健壯性
好的代碼應該能夠處理各種意外情況和輸入,而不會崩潰或產生不可預測的結果。最常見的方法是捕獲和處理異常。
4.遵循 SOLID 原則
"單一責任"、"開放/封閉"、"利斯科夫替代"、"接口隔離 "和 "依賴反轉" -- 這五項原則(簡稱 SOLID)是編寫可擴展且易于維護的代碼的基石。
5.簡化測試
軟件的可測試性尤為重要。好的代碼應該易于測試,既要努力降低每個組件的復雜性,又要支持自動測試,以確保代碼的行為符合預期。
6.抽象
抽象要求我們提取核心邏輯并隱藏復雜性,從而使代碼更加靈活和通用。好的代碼應具有適度的抽象性,既不過度設計,也不忽視長期的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
7.利用設計模式,但不要過度設計
設計模式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常見問題。然而,每種模式都有其適用場景。過度使用或濫用設計模式可能會使代碼變得更加復雜和難以理解。
8.減少全局依賴性
如果使用全局變量和實例,我們可能會陷入依賴關系和混亂的狀態管理中。好的代碼應該依賴于本地化的狀態和參數傳遞。
9.持續重構
好的代碼具有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持續重構可以盡早發現并解決問題,從而減少技術債務。
10.安全是重中之重
好的代碼應避免常見的安全漏洞。尤其是金融應用程序的代碼,必須避免 SQL 注入、跨站腳本 (XSS) 和數據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