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正在威脅云計算穩定性
在盛夏之際,熱浪襲擊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而谷歌公司和甲骨文公司的兩座數據中心由于氣溫高達40℃度而中斷運營。
當然,數據中心宕機通常是相對孤立的事件。當今的數據中心是為提供極強的彈性而建造的,因此大多數數據中心都能夠承受惡劣氣候條件的考驗。然而,隨著氣候變化加速,極端事件和災害事件更頻繁地發生,從颶風和洪水到氣溫飆升和水資源短缺,人們對賴以生存的環境處境的擔憂正在增加。
OAC公司關鍵設施主管Ron Vokoun說,“我們聽到更多的是關于數據中心運營商需要做些什么來幫助緩解氣候變化,而不是他們正在做些什么來應對風險。而如今事情正在發生變化。因為人們意識到每年可能都會發生500年一遇的氣候事件。”OAC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數據中心設計和施工管理的公司。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PaulBarford表示,解決問題并不容易。他說,“很多人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思考和研究氣候變化對云計算和網絡彈性的長期影響。氣候變化的影響及其可能引發的威脅超出了我們的規劃范圍。一切的核心是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全球互聯網不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而建立的。而人們通常非常關注保護財產、實物資產和數據,但彈性是一個復雜得多的問題,它涉及能源網和許多其他領域。”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互聯網和數字技術與現代生活的結構更加緊密地交織在一起,社會和經濟混亂的風險正在增加。金融系統、商業、交通網絡、醫藥和許多其他領域現在都依賴于全天候在線和云計算服務。根據研究機構的調查,云計算服務中斷的直接損失約為每分鐘17,000美元。
盡管現代數據中心在構建時考慮了彈性和冗余,例如部署備用發電機、不間斷電源(UPS)、服務器集群、單獨的公用事業饋送和托管框架,這些是設施設計和架構的標準部分,但它們并是不受外力影響的孤島。
由于惡劣的天氣和氣候變化的整體影響,數據中心中斷將變得更長、更昂貴。隨著天氣條件進一步惡化和災難事件變得更加普遍,電力、網絡和內部彈性這些基礎設施在幾個方面受到威脅。極端熱浪導致數據中心中斷的只是氣候變化的冰山一角。有許多外部因素會破壞網絡基礎設施的彈性,進而影響云計算服務。
40%以上的業務中斷與電力中斷有關。即使有兩個或更多持久的電力設施連接,在颶風或洪水期間也可能出現問題。有了發電機和備用設備,數據中心可能可以運行幾個小時,而且由于云計算提供商配置了冗余備用設施,數據中心設施出現故障時可以由另一個數據中心接管。但在某些時候,如果多個數據中心同時受到影響,就會導致業務中斷。在極端情況下,修復關鍵基礎設施可能需要幾天或幾周的時間。
關注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
然而,數據中心中斷并不是唯一的問題。研究發現,大約14%的中斷是由于網絡問題造成的,盡管氣候變化無疑會推高這一數字。基礎設施提供商和電信提供商之間通常沒有任何責任。很難知道服務何時失敗以及在中斷期間影響的廣泛程度。這種缺乏透明度構成了威脅。例如在2021年5月,一家互聯網服務公司的技術問題導致全球互聯網服務中斷。
海平面上升等長期事件也將對數據中心和網絡基礎設施產生深遠影響。許多城市、設施和基礎設施位于洪泛平原和沿海地區,將受到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根據研究機構的研究,全球有200多個數據中心和2,400多公里的海底光纜可能會被損壞。修復這些網絡基礎設施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
在氣候變化范圍的另一端是與干旱相關的問題。這不僅會導致直接威脅設施的極具破壞性的野火增加,而且還可能破壞數據中心的運營。當然,水是數據中心設施必不可少的冷卻液。研究還發現,目前51%的數據中心設施并不關心用水量。
如何控制氣候混亂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并不容易。除非發生導致碳排放大幅減少的重大變化,否則與氣候相關的數據中心和互聯網連接問題只會變得更糟。
應對氣候變化風險并不像應對氣候變化本身那樣令人關注,成本問題尤其令人煩惱。人們不喜歡花費更多的資金來防范可能發生的事情。而構建數據中心來應對龍卷風比簡單地構建代碼要昂貴得多。
繼續突破數據中心彈性的界限很重要,但也要更多地考慮數據中心設施的位置以及10年、20年甚至30年可能發生的氣候影響。還需要升級電網,實施自主運行的微電網,并探索升級網絡以提高彈性的方法。大多數用于互聯網的光纖都埋在地下,而遭遇嚴重的風暴和洪水會導致重大風險。
重新思考當前關鍵互聯網基礎設施的設計方式至關重要。這包括僅依靠光纖連接骨干網、數據中心和大多數主要基礎設施。在紐約市、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和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等地,颶風和其他風暴已經使互聯網中斷數天和數周的時間。
而一部分解決方案是重新利用幾十年前使用的高端微波技術。關鍵不是要取代光纖,光纖仍然是為互聯網提供高帶寬的最佳方式。這是為了消除單點故障并提供一種溝通方式,這種方法可以應急,直到關鍵基礎設施恢復。
不幸的是,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問題不會很快消失,數據中心和關鍵網絡基礎設施面臨的風險將繼續增長。人們如今需要立即就氣候變化和提高彈性采取緊急行動,不能等待災難發生才進入緊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