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比較兩個對象是否相同
本文主要是來聊一聊關于 Golang 中的深度比較 DeepEqual
因為最近發現身邊的小伙伴寫 2 個或者多個 map 比較的時候,都是自己去實現去比較每一個結構,每一個節點的 key 和 value 是不是都相等,且根據不同的數據結構,都要去實現一遍,沒有必要自己造輪子
我們知道,對于布爾類型,整形的,浮點類型,復數,指針,字符串類型的值可以直接使用 == 來進行比較,確認雙方是否相等
甚至對于 channel 類型,也是可以使用 == 來進行比較是否相等的
那么對于 golang 中的 切片 slice,數組 array,map,interface{},struct 結構體我們如何去進行比較呢?顯然使用 == 是不行的,此處的 m1 和 m2 是 map[string]int
圖片
此處你是否可能會想到 C++ 還可以去重載操作符,咱們實現一下對應數據類型的操作符就可以了,妥妥的
你是否還會想到 PHP 中的 === 可以直接去比較數據的值和數據的類型,稱為全等比較運算符
那么,看到此處,是否可以猜測 golang 的做法也是類似的呢?
實際上 golang 去比較兩個對象是否相同,也是通過去比較數據的類型,數據的值,數據的長度等等維度來進行確認的
C++ 是需要我們自己編碼實現,PHP 是直接提供 === ,Golang 是給我們在反射包中提供一個 DeepEqual 函數來進行靈活使用
DeepEqual 案例
圖片
func DeepEqual(x, y interface{}) bool
很多朋友在不知道 golang 有提供 DeepEqual 功能的時候,比較 2 個 map 可能會這樣去實現:
func mapEqual(m1, m2 map[string]int) bool {
for k, v := range m1 {
vv, ok := m2[k]
if !ok {
return false
}
if v != vv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當然也沒有啥問題,但是如果這個時候需要我們比較兩個切片是否相等,兩個結構體是否相等,甚至兩個 interface{} 是否相等的時候,是不是都要去寫對應的工具函數呢?
使用 DeepEqual 比較 map
圖片
兩個同一類型的 map,使用自己編寫的 mapEqual 和 使用 DeepEqual 我們得到的結果都是我們所期望的
但是對于 DeepEqual 來說,你可以傳入任何類型的數據,入參是 2 個 interface{} 類型的數據,響應是 bool
對于 mapEqual 來說,你就只能傳入 map[string]int 類型的數據,看到此處,自己造輪子,弊端還是很明顯的吧
自然,你也可以去將參數設計成 interface{} 類型的,然后再去進行各種反射處理
可是明明有官方庫,何必自己再弄一遍呢,我們不應該是吸收官方的思想和精華,站在巨佬的肩膀上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嗎
使用 DeepEqual 比較 map 和 自定義類型
可使用 DeepEqual 的時候,一定要知道他的運作機制和原理
例如下面的案例,我們自定義一個數據類型 myType,實際上和 map[string]int 是一樣的, 可是我們去將原生的 map[string]int 的 m1 和 myType 類型 m2 進行比較的時候,他們實際上是不相等的
圖片
那么,看到這里,實際上 DeepEqual 自然是要比我們自己寫的 mapEqual 強太多了,他不僅關注數據的值,還會關注具體數據的類型,根據不同的數據類型,來進行不同的數據校驗和比較
DeepEqual 原理
DeepEqual 的代碼實現也非常簡單,參數中傳入 interface{}, 實現上會去確認具體的數據類型,是否為空,如果是一般的的數據類型,那么直接使用 == 進行比較即可
如果是其他的數據類型,那么就會遞歸的去調用 deepValueEqual 來一層一層的去校驗數據和比較
為什么需要遞歸調用呢?
這個很明顯,例如對于一個切片來說,如果里面的元素是簡單的字符串,或者整型數字,那么第一層使用 deepValueEqual 去識別和處理切片的類型比較,讀取到切片元素的時候就可以直接走 == 來確認是否相等
那么切片中也是可以是其他的任意數據結構的,也可以是自定義的結構體
因此在做這種比較的時候,遍歷到切片元素的時候,也要去確認元素是什么類型的,如果是上述提到的非簡單類型,那么仍然需要繼續一層一層的識別他的類型,和他的值,再進行逐個比較
例如這樣去比較這樣結構的切片,真的完全有必要遞歸去一層一層的確認數據類型和數值
type Node struct{
M map[string]int
In interface{}
Sli []map[int][chan int]
}
var sli = []Node{...}
在比較的過程中,哪怕有一個環節不是我們所期望的,那么都會直接返回 false,即不相等
圖片
那么,仔細看 DeepEqual 的注釋,我們可以看到,這里有詳細的關于各種數據類型的比較和校驗細節,翻譯一下僅供大家參考,希望你有機會用到
- 數組 Array
比較相同索引處的元素是否相等
- 結構體 struct
比較相應字段,包括導出和不導出(此處表示字段開頭是大寫還是小寫)
- 函數 Func
只有當函數為 nil 的時候,才會是相等的,其他情況都不相等
- Interface{}
兩者都存在具體的值的時候,那么是相等的
- Map
都為空的時候是可以是相等的
都不為空的時候,會去比較他們的長度,他們是否有相同的 key 且對應相同的 value ,若都相同,則相等
- 指針 pointer
可以直接使用 == 進行比較,和 == 效果一致,或者指針指向的值是相等的
- 切片 slice
都為 nil 的時候,是相等的
不為空的時候,會去比較他們的長度,且指向的底層數組也得有相同的元素,也就是指向底層數組的地址是相同的
- 對于 other values 其他的數據類型,例如整型,布爾,字符串,通道
直接可以使用 == 來進行比較, DeepEqual 的源碼實現對于這些類型的數據也是直接使用 == 比較的,簡單粗暴
總結
本次主要聊了關于
- 非簡單數據類型的比較如何去處理
- DeepEqual 的使用方式以及注意事項
- DeepEqual 的原理和其支持的數據類型的判定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