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2026 年國內市場近半終端將搭載硬件層面的 AI 引擎技術
7 月 25 日消息,市場研究機構 IDC 預測,隨著近年來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與發展,數據大模型日益完善。AI 的場景化落地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突破口,終端的 AI 化也成為了 AI 發展與落地的重要支持方向。
眾多廠商目前已經推出了許多搭載硬件 AI 引擎的移動處理器,新技術在增強筆記本電腦本地 AI 運算能力的同時,也能夠促使消費者更新換代手中的設備。終端設備是否集成硬件 AI 引擎以及 AI 引擎的性能如何,將成為消費者購買新設備的重要參考因素。
IDC 因此做出預測,到 2026 年,中國市場中近 50% 的終端設備的處理器將帶有 AI 引擎技術,IDC 同時認為,未來 AI 終端將在十大領域廣泛落地發展,IT之家整理相關信息如下:
創作與創意
未來,AI 可用于生成創意作品,如藝術、音樂、文學作品等。它可以幫助藝術家和創作者產生新的創意和設計,為個人 PC、平板用戶帶來有趣的體驗。
游戲和虛擬世界
AI 可用于生成游戲中的場景和角色,幫助游戲開發者創造更加逼真和豐富的虛擬世界。無論是 PC、平板、智能手機、VR 等游戲平臺,憑借搭載 AI 的游戲引擎,能夠在使用更少資源的同時,讓玩家體驗到更加逼真的游戲效果。
語音合成與轉換
AI 可用于語音合成、生成聲音,將文字轉換為自然流暢的語音。它還可以用于聲音特效的生成,例如將普通聲音轉換為某種特定風格的聲音,該技術將廣泛應用于未來辦公領域。
視覺和圖像處理
AI 將在圖像處理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如圖像生成、風格遷移、超分辨率圖像重建等,這些技術可以讓個人電腦用戶在圖像編輯和美化方面擁有更多選擇。
聊天機器人
AI 可用于開發能夠進行“自然對話”的聊天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為人類提供“平易近人”的服務,未來各項智能家居設備將能更輕松地理解消費者的想法,而應用了此類技術的企業辦公效率也會隨之提升。
個性化推薦
AI 可用于個性化推薦,根據用戶的興趣和喜好生成個性化的推薦內容,如電影、音樂、商品等,未來的 AI 模型將跳脫現有的機械算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從而向用戶推薦更多符合希求的商品。
醫療輔助
AI 可用于醫學圖像處理,輔助醫生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方案的制定。
人臉識別
圖片分類的 AI 技術已經在智能手機中廣泛應用,未來更多終端也將增加此類功能,以便用戶更好地管理安全信息。
自動化糾錯及內容生成
AI 可用于自動生成網頁內容、新聞報道、產品描述等,這將提高生產力并節省時間。
同時其可以向用戶提供一系列文字建議,還能糾正用戶的拼寫錯誤,改善用戶語法,這些功能可以讓用戶工作更具效率。
本地計算
AI 生物識別等技術將廣泛應用于終端領域,而帶有 AI 引擎的芯片使得訓練模型也可以在性能更低的本地進行計算,從而告別基于云端的數據分析,降低消費者和企業隱私外泄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