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另我?國外小伙用必應+ChatGPT復刻自己最好的朋友
在如今這個時代,微信等通訊軟件已經成為了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要素。
而數據科學家伊茲-米勒(Izzy Miller)又進一步認為,群組聊天在當今社會是一件「神圣」的事情。
無論是在哪個社交軟件上,它都是你和你最好的朋友一起玩耍的地方,我們會在群組中分享各種關于生活的消息或者趣聞。
米勒表示,我在的群聊對我來說,算是一種慰藉,是一個連接點。
接著他開始了奇思妙想:有沒有可能模仿我和我的平臺,生成一些群聊記錄呢?
robo boys!
米勒使用了與微軟的Bing和OpenAI的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相同的技術,克隆了他和他朋友的群組聊天。
自從他和五個朋友在大學里第一次認識開始,已經過去了七年。七年里,他們每天都在聊天。
他表示,克隆群聊記錄這件事出乎意料的簡單,整個項目只花了幾個周末的時間和一百美元就搞定了。
而最終的結果并沒有因此打折扣,反倒質量很高。
米勒對這個結果感到驚訝。這個模型在很大程度上了解到了關于他和他的五個朋友的大部分事情,不僅僅包括說話的方式。
甚至,這個模型還知道他們們在和誰約會,在哪里上學,住在哪里。
該模型可以說是AI最新發展的衍生品。而主人公米勒其實是一名數據科學家,他醉心于這項技術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我在一家名叫Hex的創業公司上班,Hex正好有我需要的工具來實現這個模型。」
他在一篇博客中詳細講解了該模型所需的所有技術步驟,并把這個模型叫做「robo boys」。
「robo boys」從一個大語言模型開始,從網絡上的各種來源中搜刮來大量的文本進行訓練,并且該大語言模型具有一些語言技能。
然后米勒對「robo boys」進行細致的調整,輸入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數據集,以實現某一特定的任務。
不過,米勒表示,該系統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最主要的就是,群聊中的六個人性格不同,但是「robo boys」在處理上可能會有一些模糊,也就是說六個人在聊天記錄中展現的區別沒有那么大。
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AI模型沒有時間概念——時間會對我們人類產生影響。具體點說,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點對其他人的意義不同,他們自身可能也會有不同。
另外米勒指出,「robo boys」生成的聊天記錄并不是基于其對聊天記錄內容本身的理解,而是基于聊天記錄中某一話題出現的次數的頻繁程度。
比方說,生成的聊天記錄好像這六個好朋友還在上大學,正是因為這六個人在大學期間聊天聊得最多。
朋友,還是真的好!
有些網友認為,「robo boys」可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
他們認為,AI可以通過大量文本進行學習,然后輸出對話,也許有一天,有些人會利用AI來應付采訪、問詢,甚至來自警察的詰問。
還有人認為,AI既然能生成聊天記錄,興許有一天人們會更依賴于和AI建立友情。畢竟,我們如今所處的時代的最大特點,就是大量交流都存在于線上。而來自AI的陪伴會更加的可靠。
然而主人公米勒卻不這么認為。
雖說「robo boys」能生成他和他五個朋友的聊天記錄,但根源在于,他們六個人本身的關系好,他們才是這些充滿生活味兒的對話的創作者,而不是AI。
他表示,他正打算邀請他的五個好朋友聚一聚。他們六個人已經很久沒有聚在一起過了。
而在聚會上,他會展示由「robo boys」生成的聊天記錄。
他相信,他們會像過去那樣暢快地聊天,看著生成的聊天記錄,喝著酒,聊著天,開懷大笑。
畢竟,友誼是真的,六個好朋友是真的,情感是真的。
(老友記中的六個好朋友,正好也是六個)
而這些東西,人工智能顯然是不可能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