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市推動5G物聯網市場蓬勃發展
物聯網的無限潛力和5G的快速和低延遲為未來互聯智能城市提供了關鍵的基礎設施。
通過物聯網設備和傳感器連接的5G網絡,正在改變我們許多大城市的宜居性和安全性。反過來,智能城市是快速增長的5G物聯網市場背后的燃料。
據研究預測,從2023年到2030年,全球5G物聯網市場預計將以每年近48%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近180億美元,智能城市運動是這一市場的主要驅動力。
新的5G基礎設施極大地擴大了城市利用智能設備、傳感器和數據來改善運營和功能的機會。5G物聯網設備為加強智能城市的發展帶來了許多功能,包括智能交通、智能能源管理系統、安全系統、智能醫療系統和公共事業等。
物聯網連接了從汽車到路燈傳感器的一切東西,并允許企業、城市和個人監控、管理和控制這些連接的設備,同時收集實時數據、分析和見解。智能建筑可以利用無線技術、物聯網設備、建筑自動化和數據分析來評估和監控流程,同時更經濟高效地運行。
智能城市需要兩層技術才能產生效果。第一層是技術基礎,其中包括通過高速通信網絡連接的大量智能手機和傳感器。第二層的特定應用將持續不斷的原始數據流轉換為警報、見解和行動。例如,實時顯示交通量的應用可以讓司機和行人更好地規劃出行路線,并在瞬間做出調整。智能城市技術還可能包括諸如實時犯罪地圖、將醫療從業人員帶到患者家中的遠程醫療以及廢物容器的數字跟蹤等服務。
智能城市實例:
哥本哈根:丹麥室外照明實驗室正在為城市街道試點照明,該實驗室希望將該基礎設施用于其他物聯網目的,例如識別何時需要更換燈泡,這是一個比定期維護檢查更有效的系統。
首爾:該市宣布,全市物聯網網絡將在2023年完成。物聯網傳感器將跟蹤停車、交通、路燈和環境數據。這些信息將發送給該市25個地區辦事處,用于分析服務改善的當前瓶頸和長期趨勢。
阿姆斯特丹:該市通過多個傳感器監測空氣質量,監測結果以交互式地圖的形式向公眾開放。2019年,谷歌與阿姆斯特丹市合作,在一個名為“空氣景觀項目”的項目中使用街景汽車監測整個城市的空氣質量。多個傳感器系統監控交通,以確保合規性和交通安全。該系統每天監控300萬輛汽車。最后,來自整個城市的攝像頭數據可以讓政府官員做出改變交通路線的決定,以緩解擁堵。
新加坡:這個城市國家為汽車司機和駕駛員使用了一個基于數據的定價平臺,稱為電子道路定價。該系統向司機收取更多費用,讓他們在擁堵的道路上行駛,有助于通過數據收集提供安全高效的駕駛體驗。下一代ERP可能包括基于距離的車輛定價。
紐約市:該市在大大小小的企業、家庭和其他用水設施安裝了自動抄表設備,以更準確地跟蹤用水情況并向居民收費。屋頂安裝的接收器每天最多與環境保護部通信四次。這使城市能夠跟蹤人口的用水情況。市民還可以跟蹤他們的用水情況通過讀取儀表來選擇。
倫敦:該市使用傳感器維護空氣質量網絡。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維護一套。另一套是市長資助的公民科學網絡的一部分,該網絡使用100多個物聯網傳感器來測量整個城市的空氣質量。從2017年到2020年,該市的空氣污染有所下降,部分原因是對污染車輛實施了更嚴格的法律。
智能城市現在開始使用5G物聯網技術收集實時數據,以更高速、低延遲的方式處理、通信和共享數據。5G網絡提供靈活、更快、低延遲和高可靠性的結果。此外,物聯網設備通信和交換實時數據,用于監控、管理和控制設備,以實現推進智能城市項目的技術。5G和物聯網是改變城市連接和運營方式的關鍵組成部分。憑借物聯網的無限潛力和5G令人難以置信的快速度和低延遲,這些技術為未來互聯社區釋放了關鍵的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