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4被曝進入微軟必應搜索,幾周內完成
本文經AI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微軟將在未來幾周內就把ChatGPT整合進必應搜索。
且是最新的GPT-4版本。
OpenAI相關工作人員向外媒Semafor Technology透露,該版本最大的特點就是速度更快,不會像現在這樣經常卡幾分鐘才出結果。
除此之外,給出的回復也會更加細節,更像“人”。
不少觀點表示,此舉可能讓互聯網搜索領域形成新的競爭格局,必應搜索有望對谷歌“老大哥”的位置發起一番挑戰。
而除了搜索,微軟剛剛還再次重申Office辦公全家桶、云計算Azure等所有產品都要整合ChatGPT,可以說是有“All in ChatGPT”那味了。
現在,就問谷歌,它慌嗎?(狗頭)
必應+GPT-4,微軟OpenAI聯手“搞事”
OpenAI和微軟的合作從2019年就開始了。
當時帶著10億美元入資的微軟,合作前提就是“有權將OpenAI的部分技術商業化”。
最近再投100億美元之后,它倆的關系就更加緊密了。
看到ChatGPT的巨大潛力之后,微軟在上個月就已經表示要將ChatGPT的能力整合到必應搜索里。
這次是確定了大概時間,以及采用的是GPT-4版本(該版本還未公開發布)。
為了接入搜索引擎進行商業化,新版本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么更快、更經濟地運行起來。
目前ChatGPT的“慢”,網友們都是有目共睹,吐槽隨處可見。(當然也有說法是想讓用戶付費,付費后就能快起來)
好消息就是,“響應查詢快”將成為GPT-4最大的特點。
而在成本方面,OpenAI的CEO Sam Altman曾透露,ChatGPT每搜索一次,就耗費大約幾美分。
谷歌方面,盡管不少人都表示必應接入ChatGPT很可能挑戰它在搜索領域的主導地位,但谷歌的態度還是很“謹慎”的:
一開始其實并沒有著急推出類似ChatGPT的競品,主要是在聲譽方面有所顧慮。
據CNBC去年12月的消息,鑒于ChatGPT的火爆,谷歌員工在全體會議上提問高管:
我們自己開發的LaMDA(大型自然語言對話模型)已經上線了一段時間(但沒有出現這么大的起色),是否代表谷歌已經錯失了發展AI聊天機器人技術的良機?
對此,大老板皮查伊和AI負責人Jeff Dean表示,公司有類似能力(做出一個ChatGPT),但一旦出現問題,要付出的成本會更高,因為得保證用戶通過AI從谷歌得到的答案是值得100%信任的。
言外之意,類似ChatGPT的AI有時候很容易胡說八道,給出錯誤答案(OpenAI CEO都承認)。
但由此造成的對用戶的誤導,對于谷歌來說,聲譽風險更大,導致他們“比小型初創公司更保守”。
不過皮查伊也在會上表示:
2023年是AI用于對話和搜索的“轉折點”。
因此,盡管風險多多,谷歌還是被“逼”著改變了計劃。
據紐約時報消息,就在一個多星期前,皮查伊和已經退出了日常管理工作的兩位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開了一場會,最終批準了在谷歌搜索引擎中加入AI聊天機器人的計劃。
這不,聽說這兩天他們就已經在測試自家的新聊天機器人了。
另外,事實上,谷歌確實也不得不采取行動,因為他們的搜索業務已經出現了增長放緩的情況:
2022年僅比上年增長4%,增速已經比不上廣告業務了。
當然,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數據統計,盡管相比過去三年有所下降(89.95%),谷歌搜索2022年的全球市場占有率仍高達83.84%。
必應的市場份額則在2022年從3.99%上升到了8.88%。
One More Thing
Semafor本次獨家消息還透露,OpenAI這邊還計劃推出一款移動端的ChatGPT應用程序,希望進一步擴大用戶群體。
ChatGPT,真的殺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