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數據智能底座 共筑數字經濟發展“新基石”
原創數字經濟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藍海,具有重要地位。前不久國務院關于數字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中指出,要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以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以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以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為保障,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在各行各業煥發生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和銀保監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先后印發,為新時期銀行數字化轉型提供指引方向。
“金融業數據管理歷經二十余年發展,對技術基礎建設的需求愈加迫切。伴隨數據要素市場逐漸完備,激發數據資產價值成為當務之急。”中電金信商業分析事業部總經理杜嘯爭如是說。
推動數據資產管理 打破數據孤島
數據治理是數據資產管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底座,明確數據資產與數據治理的關系至關重要。
“數據資產管理要可看、可用、可管、可估,以此為目標,形成企業自身的數據資產‘1+2+3’管理體系?!睂Υ?,杜嘯爭延展講道,“1+2+3”管理體系具體為1個平臺,解決信息管理信息化與在線服務化;2套機制,指數據資產運營體系和數據安全合規體系,用來確保數據價值合規增值;3個關鍵職能,包括數據治理、數據資產化和數據價值化,完成數據價值轉化管理閉環。
隨著數據作用的日益凸顯,數據資產管理作為釋放數據價值的必要途徑。杜嘯爭表示,尋找到適合企業自身的數據治理道路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說是步履維艱,如何以終為始,找到成本與收益的平衡,設計數據治理發展道路,是數據治理能否發揮作用的關鍵,具體可分為整體規劃、標準先行、局部改進和升級改造四個步驟。
其中,整體規劃要全面布局數據治理,解決頂設問題;標準先行為確定數據準入與改進的方向,解決抓手問題;局部改進可尋求數據治理的最佳性價比,解決效率問題;升級改造則是伴隨新一代IT建設落地數據治理,解決時機問題。
“數據治理的核心目標是解決數據可用性和數據安全性的問題,既要追求數據廣泛高效的流通,又要保證數據安全和保護個人隱私。”
打造數據應用價值 實現數據賦能業務
數據治理產品,是承載數據治理理念的“器”,通常要具備服務性、可拓展性、先進性和通用性幾個關鍵特性。
12月15日,在第三屆銀行業數字化創新(中國)峰會上,中電金信“源啟數據資產平臺”正式發布。該平臺是中國電子金融級數字底座“源啟”的重要組成,基于DataOps和DataFabric理念,以數據資產積累和數據價值創造為目標,利用大數據技術、AI技術以及數據安全技術,打造集數據管控平臺、數據中臺和AI平臺為一體的數據智能底座。
據杜嘯爭介紹,“源啟數據資產平臺”具備金融級平臺交付能力、國產化適配能力、降低使用成本、整合行業方案、產品可靈活組合、產品方案一體化等優勢。值得一提的是,自研平臺與國內多家知名數據庫、操作系統、中間件廠家達成合作協議,能完整適配其產品,構建自主創新的國產化適配體系外,還可以做靈活的業務拆分,既支持數據資產管理的整體服務,也支持根據不同場景使用不同模塊的靈活組合。
“‘源啟數據資產平臺’和數據資產的“1+2+3”管理體系,助力客戶實現業務數據化、數據資產化乃至資產價值化,為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和數據化運營提供企業級、全鏈路的數據平臺能力支撐。”杜嘯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