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語言一次性定時器使用方式和實現原理
?1.介紹
在 Go 語言標準庫 time? 包中的 Timer 類型,它是表示單一事件的計時器,也就是說它是一次性定時器。
在 Go 語言項目開發中,定時器使用廣泛,本文我們介紹 Go 語言中怎么使用 Timer,以及它的實現原理。
2.使用方式
使用 Timer? 一次性定時器,需要導入 time 包,創建定時器的方式有兩種,分別是:
func NewTimer(d Duration) *Timer
使用 func NewTimer? 創建 Timer?,入參是定時器的等待時間,時間到達時,發送當前時間到 channel中。
示例代碼:
輸出結果:
通過閱讀上面這段代碼,我們可以發現我們定義了一個 2s? 后執行的定時器 timer?,然后使用 select? 讀取 timer.C 中的數據,當讀取到數據時,執行特定業務邏輯代碼。
func AfterFunc(d Duration, f func()) *Timer
使用 func AfterFunc? 創建 Timer,入參是定時器等待時間,和時間到達時執行的函數。
示例代碼:
閱讀上面這段代碼,細心的讀者朋友們可能已經發現,我們在代碼末尾使用 time.Sleep()?,這是因為 time.AfterFunc() 是異步執行的,所以需要等待協成退出。
3.實現原理
我們在源碼中查看 Timer? 的數據結構,發現它包含兩個字段,其中一個是可導出字段 C?,這是一個 Time?類型的 chan?;另一個是不可導出字段 r?,這是一個 runtimeTimer 類型。
實際上,每個 Go 應用程序底層都會有一個特定的協程管理 Timer?,該協程(底層協程)監控到某個 Timer? 指定的時間到達時,就會將當前時間發送到 C? 中,然后上層讀取到 C 中的數據時,執行相關業務邏輯代碼。
底層協程監控 Timer? 的 r? 字段中的數據,我們在源碼中查看一下 runtimeTimer 的數據結構:
閱讀上面這段代碼,我們可以發現 runtimeTimer? 中包含的所有字段,我們重點了解 when、f? 和 arg。
- when:定時器執行時間。
- f:定時器執行的回調函數。
- arg:定時器執行的回調函數的參數。
在簡單了解 Timer? 的數據結構之后,我們在源碼中查看一下 func NewTimer 的代碼:
閱讀上面這段代碼,我們可以發現 func NewTimer? 的實現非常簡單,它實際上就是構造了一個 Timer?,然后把 Timer.r? 傳參給 startTimer()?,除了 startTimer()? 函數外,還有兩個函數,分別是 when()?和 sendTime?,其中 when()? 是計算計時器的執行時間,sendTime 是計時器時間到達時執行的事件(實際上就是將當前時間寫入通道中)。
sendTime 源碼:
我們已經了解到,func NewTimer? 將構造的 Timer.r? 傳參給 startTimer()?,它負責把 runtimeTimer?寫入底層協程的數組中(如果底層協程未運行,它將會啟動底層協程),將 Timer? 交給底層協程監控,也就是上面講到的,當底層協程監控到某個 Timer 指定時間到達時,將當前時間發送到它的通道中。
4.總結
本文我們介紹 Go 語言標準庫 time? 包提供的一次性定時器 Timer,不僅介紹了它的使用方式,還介紹了它的實現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