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賦能智慧城市智能化升級
人工智能算法通過對交通出行所產生的信息進行分析和預測,協助城市交通管理者更好的決策;未來,智能化交通解決方法,人參與的部分將會越來越少,甚至達到自動化運行的水平。那么,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有哪些應用路徑呢?
1.算力電力重構網
隨著5G建設的深化發展,智慧城市云網融合出現新趨勢,一是超算聯網,實現算力和算法及工具的跨地域、跨城市群的共享,二是邊緣數據中心聯網,實現閑置算力資源的全網統一調度和再利用,三是算力共享共筑安全新體系。
算力和電力重構網絡的關鍵之一是解決了5G基站耗電的問題,為桿塔共享建設提供新機遇。
算力就是生產力的時代來臨。
2.智慧交通系統
智慧交通系統的最大幫手來源于自動駕駛系統。當自動駕駛汽車成為城市交通主力時,不僅交通安全可以得到保證,而且結合了大數據和路線規劃算法之后,自動駕駛汽車可以自動避開擁堵區域、選擇最優路線。
在自動駕駛汽車真正可以完全代替人類司機之前,一些輔助駕駛技術和道路控制技術已經進入了日常生活,如基于傳感器、攝像頭和控制技術的自動倒車入庫功能、行人碰撞預警、前后車碰撞預警、變道預警等等。計算機通過對車速、車距、影像的綜合分析,提前幾秒對汽車行駛進行干預,可以提升交通安全性。在道路上,人工智能算法已經可以被用來控制交通燈。2016年,杭州“城市數據大腦”在蕭山區部分路段進行了測試,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車輛數據、道路監控攝像頭來智能調節紅綠燈,使車輛通行速度平均提升3%至5%,部分路段提升了11
3.構建平臺
建設智慧城市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有力支撐,人工智能需要結合各類技術成為城市基礎平臺設施。通過建設人工智能基礎平臺,可以為未來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智能分析支撐,更可以為區域內的人工智能研發企業提供充沛的算力、算法和數據資源。
人工智能基礎平臺的作用主要是連接了兩方,一方面它連接了開發者和一些研究機構,另一方面可以連接許多下游的企業,可以將相關技術能力開放給希望在相應領域開辟業務的創業團隊。
通過建立大數據人工智能開源軟件基礎平臺、終端與云端協同的人工智能云服務平臺、新型多元智能傳感器件與集成平臺、基于人工智能硬件的新產品設計平臺、未來網絡中的大數據智能化服務平臺等基礎平臺,實現平臺模式廣泛應用,多邊生態構建初步成型。
4.AI+娛樂與生活
娛樂與生活市場空間較大,我國智能手機用戶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較高,并且樂意使用新技術來提升現有產品的體驗,短視頻與美顏濾鏡的瞬間火爆印證了這個觀點。目前,增強現實技術主要應用在個人移動設備上的圖像視頻泛娛樂場景,未來,在硬件設備的升級迭代下,增強現實技術將帶來更廣闊的商業價值。
5.人工智能普惠化
人工智能已經有了許多的落地實例。隨著人工智能芯片和新技術的普惠應用,越來越多的場景被納入人工智能應用之中,以科技提質增效來得實實在在。
看得見的實例:通過食品識別取代收銀員,解決人工成本高昂的問題;再如,遠程影像識別助力解決邊緣地區醫生資源不足的問題。
正在發生的巨變:人工智能的普惠化應用正在改變人類社會,一是在人機回路當中由智能系統取代部分繁復的人工操作,二是人機融合如機器助力、助殘等解決養老照料、殘疾人等的需求,三是腦機接口解決感知人的意念、意識、對外部智能系統的控制的問題。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所有的人機回路都值得研究要不要、能不能重新做一遍。
除此之外,數字域的人工智能應用前景無限,如新藥研制。
總之,智慧城市給城市居民描繪了一幅方便快捷、智能高效、令人憧憬的生活圖景,而這些場景幾乎都需要人工智能的參與。智慧城市的建設不能一蹴而就。在把人工智能技術一步一步嵌入智慧城市的過程中,城市居民慢慢地接受著新觀念、新生活方式的洗禮,人類社會進而會迎來一次偉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