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網絡在線支付詐騙造成的損失將高達3430億美元
近期,知名市場研究機構Juniper Research發布了一項新的研究,該研究表明,未來五年,全球在線支付詐騙造成的總損失將超過3430億美元,其中造成數據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在于欺詐者在賬戶接管欺詐和身份盜竊等領域的創新,盡管身份驗證措施已經被廣泛使用,但仍然無法阻止身份盜竊、賬戶接管欺詐等事件的發生。
在Juniper Research的研究中,在線支付欺詐的目標通常包括數字商品、實物商品、匯款交易和銀行業務等,欺詐者的攻擊手段包括網絡釣魚、商業電子郵件泄露和社會工程欺詐等。
該研究還發現,為了打擊日益增長的欺詐行為,一些預防欺詐的供應商必須安排安全有效的驗證工具組合,來最大程度的保護客戶的賬戶安全。然而要實現這項工作,就比較考驗供應商的能力了。
根據本報告的作者,瞻博網絡研究部研究主管 Nick Maynard 說:“從根本上說,沒有兩筆在線交易是相同的,因此交易的安全方式不能遵循一刀切的解決方案。支付欺詐檢測和預防供應商必須建立多種驗證功能,并根據情況智能地編排不同的解決方案,以正確保護商家和用戶。”
該研究將實物購買歸類為最大的單一損失來源,預計這將占未來五年全球累計在線支付欺詐造成損失的49%,并且將會增長110%。在發展中的市場,地址驗證過程不嚴也是一個主要的欺詐風險,欺詐者特別針對實體商品,因為它們有轉售潛力。
因此,建議商家采取強有力的反欺詐措施,包括多源地址驗證和多因素認證,以減少實體商品商家的欺詐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