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的接口自動化項目,你了解嗎?
如何評價接口自動化項目
我理想中的接口自動化項目,是有一套腳本,能夠100%覆蓋核心業務場景,能夠回歸線上頻繁出現的問題,能夠支持手工無法驗證的場景,能夠拋出偶現問題,能夠包含容易遺漏的邊界場景、異常場景,每天都能定時運行,出具報告,給予反饋。用實際的「指標量化」下:
- 功能測試自動化率 = 自動化測試用例數/總測試用例數。
- 自動化發現bug占比 = 自動化發現的bug/總bug數。
- 自動化發現bug有效性 = 自動化發現的有效bug/自動化提交的bug總數。
- 自動化執行成功率 = 自動化執行成功的次數/自動化執行總次數。
- 周活躍自動化用例占比 = (∑每周執行過的自動化測試用例)/(∑周維度自動化測試用例)。
- 應用維度自動化代碼覆蓋率 = 自動化用例覆蓋代碼行數/應用維度代碼總行數。
現狀是什么(Situation)
我負責的業務是發票中臺,數據流簡化后如下圖所示:
發票中臺對調用方提供RPC服務,底層有讀寫MySQL、同步ES、消息隊列、異步任務等服務,上游是用戶和訂單,需要賬號、增票資質、訂單等物料;下游是財務,推送申請單給財務開具發票等。發票的接口自動化在多年前是寫了的,用Java+TestNG+RPC本地化了一套框架來實現,因為人員離職和業務變更,這套自動化到我手上的時候,已經不能用了,本地化的接口自動化項目也無法做數據度量,只有接口測試平臺寫的自動化用例才會被統計到。
任務是什么(Task)
我給自己定的績效是在Q2完成95條自動化用例,按照一個標準化的自動化項目來實現發票的接口自動化,結合測試環境、測試物料、流水線、精準分析,打造一個個人的穩定的沉淀物,無論是晉升還是求職,都能拿來講點故事。
行動是什么(Action)
「編寫自動化用例的方式」
- 最理想的方式,是能夠錄制線上流量直接轉換為自動化用例,修修改改即可。雖然我們有流量錄制回放平臺,但是它跟接口自動化平臺并沒有打通,很可惜不能采取這種方式。
- 參考線上流量日志,抓取接口、入參,人工轉化為自動化用例。
- 參考接口的代碼設計,比如controller/provider/sdk都定義了應用接口,能知道哪些覆蓋到了,哪些還需要補充。
- 根據入參模板自行構造參數。參數個數太多的話造起來很麻煩。我主要采用第2種和第3種方式結合來編寫自動化用例。
「典型自動化用例」
前置步驟:初始化數據,將訂單發票類型更新為3。預設變量:提供參數化數據。執行步驟:調用修改訂單發票類型接口,將發票類型3改為2,入參引用預設變量。財務接口:依賴測試物料無法滿足,通過Mock來返回模板數據,讓接口繼續往下走。基礎斷言:接口響應狀態碼200。業務斷言:調用訂單列表查詢接口,用JSONPath提取響應中的發票類型,斷言已經改成了2。
場景用例
數據準備:通過物料工具造訂單數據,寫入MySQL數據庫中。
更新MySQL數據:更新訂單的部分字段數據,觸發binlake,將數據同步至ES,因為提交開票申請是讀取的ES數據;從預設變量獲取orderId。
提交開票申請:從ES讀取訂單數據,提交開票申請;從預設變量獲取orderId和userId。
查詢申請單號:根據訂單號查詢申請單號;從預設變量獲取orderId和userId。用JSONPath提取申請單號,存入動態變量中。推送財務:把申請單號推送給財務;從動態變量獲取applyId。
覆蓋更多代碼
①看代碼:
在Java工程里面的Controller/Provider找到所有接口,分析可以用來做自動化的接口,設計自動化用例進行覆蓋。
②代碼覆蓋率:
借助于jacoco,在執行自動化用例后,把代碼覆蓋率跑出來,分析沒覆蓋的代碼,補充更多「正常/異常/邊界」的自動化用例。也就是精準測試。
自動化巡檢
每天早上8點,定時任務執行用例集;發送郵件,抄送測試組、開發組、領導,讓測試、開發和領導都知道自動化建設情況;如果出現問題,一定要在當天解決,并郵件回復問題原因;確保當天的自動化用例結果都是正確的;第二天接著繼續巡檢。
流水線
在持續集成中,引入自動化用例環節,把自動化用例跑通作為提測卡點,不通過可以駁回。
產出是什么(Result)
定性來看:「結合測試環境、測試物料、自動化、流水線、精準測試,完成了一個能對環境和業務進行穩定性巡檢,能對研發提測進行質量門禁,能對應用進行代碼覆蓋率分析的接口自動化項目。」定量來看:
- 功能測試自動化率 = 自動化測試用例數/總測試用例數「95/100=95%」。
- 自動化發現bug占比 = 自動化發現的bug/總bug數「2/53=3.7%」。
- 自動化發現bug有效性 = 自動化發現的有效bug/自動化提交的bug總數「2/2=100%」。
- 自動化執行成功率 = 自動化執行成功的次數/自動化執行總次數「5396/5621=96%」。
- 周活躍自動化用例占比 = (∑每周執行過的自動化測試用例)/(∑周維度自動化測試用例)「77%」。
- 應用維度自動化代碼覆蓋率 = 自動化用例覆蓋代碼行數/應用維度代碼總行數「39%」。
這個Q主要完成了核心流程和重要接口的自動化用例,還需要持續補充場景用例和異常/邊界的自動化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