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彤: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發展數字經濟的主戰場
在近日舉辦的“2022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之“工業互聯網賦能數字化轉型”論壇上,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總工程師張曉彤表示,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通過對人、機、物、系統等的全面連接,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新制造和服務體系,為工業乃至產業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實現途徑,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
張曉彤認為,以工業互聯網為重要抓手,將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助力中小企業積極融入數字經濟發展。
一是技術融合,工業互聯網牽引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創新應用。工業互聯網深化應用牽引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工業互聯網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提供了融合應用的新場景,為技術落地開辟了更廣闊空間,應用場景的豐富也反向推動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自身發展。5G、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逐步滲透融合到國民經濟的各個環節。
張曉彤稱,工業互聯網帶動工控設備、工業軟件、傳統工業裝備等領域實現高端化突破。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體系的深度融合,帶動相關領域補齊短板并逐步走向高端化,推動鍛造了工業5G、工業智能、工業互聯網平臺等一批產業長板,不斷提升現代產業體系核心競爭力。在技術標準發展方面,數字孿生、邊緣計算、工業智能、5G應用等領域的技術研究、標準研制和產業化進程基本與國際同步,工業APP、工業機理模型、開源應用等也正在加速發展。
第二是模式創新,工業互聯網助力生產經營模式重塑再造。工業互聯網利用信息技術對企業生產經營進行數字化建模,以精準的數據分析替代籠統的經驗判斷,全面優化生產流程、制造工藝和生產服務資源配置,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工人的生產效率,推動企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有效降低了研發、設計、材料、人力等運營成本,增加了產品產量,擴大了企業收入。
張曉彤表示,工業互聯網打通了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上下游,使供應鏈上相關企業實現信息的高水平共享,助力企業對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進行統一管理。中小企業能夠及時的根據獲取市場信息,并根據下游企業的需求、上游企業供給的變化制定自己的生產經營策略,進行精準預測和整體優化,并根據此采購生產資料、組織生產,提升資金的利用率,實現對供應鏈的精益管理。基于工業互聯網,中小企業能夠通過設備共享、產能共享、技術服務共享等共享制造模式,開放閑置的資源和能力,加速共享經濟在制造業轉型中的滲透和融合,不斷催生新的增長動能。
第三方面是智力共享,工業互聯網降低企業數字化應用門檻。借助工業互聯網,中小企業可以基于自身需求快速尋找、購買、應用工業APP等軟件產品,獲取所需的智力資源,而不必經過“確定人員需求——制定招聘計劃——開展人員甄選——簽訂勞務合同”一套繁雜的人員招聘流程,大大節省了企業組織智力資源的時間,降低了人力和管理成本,提高了資金利用率。目前,全國具有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50個,部分平臺已形成了超過萬人的開發者社區輸出的智力資源。
張曉彤稱,基于工業APP所包含的智力資源,中小企業的普通員工也能夠完成高技術工作,企業不必過度地依賴高素質人才開展業務。工業互聯網實現了對中小企業一般技術人員的高技術賦能。目前主要工業互聯網平臺均開發了低代碼、圖形化編程工具,支持用戶采用拖拉拽方式進行應用創建、測試、擴展等,大大簡化了開發流程、降低了開發門檻,使普通員工開發復雜工業應用成為了可能。
第四方面是渠道拓展,工業互聯網推動產融結合模式的創新。工業互聯網借助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為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高可信的實時數據支持,提升中小企業經營狀況透明度,協助金融機構建立完善的中小企業信用評價模型,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產業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最大程度降低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產生虧損的可能性,提升金融機構服務中小企業的意愿,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工業互聯網催生以數據驅動企業經營生產的新模式。在這一模式下,企業不僅生產數據,更依托數據開展生產,數據成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資料和企業資產。通過對數據價值評估,中小企業可以以生產經營數據為抵押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貸款。這大大豐富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模式,拓寬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途徑。
最后一個方面是生態構建,工業互聯網加速新興產業體系完善。立足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型基礎設施、核心產業部門的雙重定位,構建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新型產業生態體系,助力中小企業構建扎實的發展基礎。著力提升數據要素的價值能力。深化工業互聯網、國家工業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數據賦能作用,構建區域工業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強化工業數據的匯聚能力,更好地發揮基于數據的服務能力,夯實產業數字化發展基礎。積極參與國際數字貿易的升級。
張曉彤坦言,產業數字化進程帶動了數字貿易范圍向數字化服務拓展,尤其是面向制造業服務化的新業態新模式,依托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推動面向“一帶一路”的新型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將有力支撐中小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