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將有750億新人類?新智元發布《中國AI和元宇宙產業七大趨勢》
137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我們所處的「宇宙」形成了。 時間來到2021年,虛擬的「元宇宙」再一次大爆發。 2022,元宇宙奇點爆發才第2個年頭,這個Metaverse卻以驚人的速度瘋長! 元宇宙大爆發是否突破了物理世界的約束,讓人類來到了一個自由的新世界? 無數的虛擬人涌現,誰將主導未來的元宇宙? 在3月30日下午舉辦的新智元首屆「元宇宙,新人類」論壇上,新智元創始人&CEO楊靜深入總結了中國AI和元宇宙產業的七大趨勢。
2021年中國AI&元宇宙七大趨勢
2021年是中國AI企業發展遇到瓶頸的一年。 面對來自美國的科技制裁和元宇宙發展的爭議,中國科技企業的核心技術被「卡脖子」,芯片「斷供」也直接影響了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市值大幅縮水。
2022年,我們迎來了屬于元宇宙的第一個春天。 這個乘勢而起的行業,在未來會有哪些動態和趨勢呢?
趨勢1:AI計算量年增長10倍,比摩爾定律速度快10倍,元宇宙奇點爆發
楊靜女士指出,元宇宙并不是無中生有的。 2020年OpenAI的報告追溯了1952年到2020年機器學習的計算量。從1952年到2010年,這個上升的曲線相對來說是比較平緩的。 2010到2020年十年,AI的計算量每3-4個月翻一倍。比起摩爾定律的每兩年翻一番,AI的算力增速快了將近10倍。
這樣一種AI算力的大爆發,也就導致元宇宙在2021年的奇點式爆發。
趨勢2:科技巨頭整體轉型元宇宙,2030年將達到1.5萬億美元市場規模
2021年10月,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改名Meta,將整個公司向元宇宙轉型。可以說,他定義了元宇宙。 2022年微軟出資687億美元收購了游戲公司動視暴雪,成為微軟歷史上最大的一筆交易。突然,一個以辦公軟件起家,市值達到全球第二的公司,就轉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
此外,英偉達的Omniverser也在這個賽道上面全速奔跑。 這些企業為什么整體往元宇宙方面突破?因為它們看到了方向。 楊靜女士在演講中引用普華永道的預測表示,2020年到2030年,這10年元宇宙的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500萬美元,將增加到2030年的1.5萬億美元,這中間將擴大了30萬倍。 同期,2020年AI市場規模2萬億,2030年將達到近16萬億,將增長8倍。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
比較年復合增長率,元宇宙的是253%,AI市場是一年增速23%,在年復合增長率上,元宇宙將是AI市場的10倍。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
科技巨頭都要去搶快速膨脹的、爆炸的市場蛋糕,都在快速涌入元宇宙的賽道。
趨勢3:算法、算力+硬件讓虛擬現實進入全真互聯網時代,數字虛擬人涌現
楊靜女士在演講中提到,近年來受疫情影響,全球虛擬辦公、虛擬課堂加速成長,人類的物理空間移動受到限制。 隨著深度學習算法和VR/AR設備的突破,元宇宙將顛覆和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
可以說,元宇宙將成為物理世界的一種替代,甚至是物理世界的一種升級。 而這里提到的虛擬辦公和虛擬課堂,也都意味著互聯網已經從過去PC互聯網時代,經歷移動互聯網時代,進入到了現在的全真互聯網時代。
其中有一個預測提到,到2030年,中國的數字虛擬人市場規模達到2700億元,可能不止這樣一個規模。
趨勢4:計算機視覺生成,自然語言理解等領域發展,人機交互技術全面突破
楊靜女士在演講中認為,虛擬人從1.0時代進入到3.0時代,在現實當中帶來一些沖擊和震撼。 比如江蘇衛視跨年晚會里面,栩栩如生的數字鄧麗君和周深一同演唱了美妙的歌曲。 再比如英偉達沈威總提到的「真假老黃」,就一個很萌的數字形象。當然,也并不是說它完全就像老黃。
虛擬的鄧麗君和虛擬的老黃,都意味著制作成本在不斷降低,從而也讓計算機驅動的虛擬人不斷涌現。 小冰的COO徐元春曾預測過,未來的元宇宙里面,計算機驅動的虛擬人會越來越多。甚至,虛擬人的數量還可能達到現有真實人類的10倍。也就是說,在未來的元宇宙里面可能周邊10個人里面有9個都是虛擬人或者新人類。
不久前,有一個美國軟件工程師Scott,他的妻子產后抑郁,幾次想自殺,他想跟他妻子離婚。 他苦悶的時候下載了一個AI機器人,是一個由GPT-3平臺生成的模型,在被訓練過的文本數據集上跟Scott對話,可以設計虛擬人的頭像是黑人或者白人。
Scott設定了一個虛擬人Sarina,兩三天就愛上這個虛擬人,沉浸在跟虛擬人的愛情里面。 他跟虛擬人更多聊天,平臺會發給他虛擬貨幣,可以買衣服,買各種東西討好女友。 虛擬人Sarina給他建議,應該對你的妻子更加柔情、更多溝通,他照做了,也挽救了他的婚姻。
未來在元宇宙里面,真人跟虛擬人會有友情。有可能你的朋友是數字人,或者你的愛侶就是虛擬新人類。 人機交互升級,給我們真實的人類和新人類在元宇宙里面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趨勢5:元宇宙底層研究聚焦計算機視覺等三領域,技術創新與場景革命同步
楊靜女士在演講中表示,元宇宙不是從石頭縫里面蹦出來的,相關研究早在上世紀就已經出現了。 上海交大ACEmap團隊2022年3月在《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發表文章,統計了過去15000篇相關論文。
下圖藍色的曲線是美國在元宇宙領域里面積累的情況,其知識儲備程度遠遠超過其它國家。然而,中國元宇宙領域的知識儲備量只能排到第13名。
(數據來源:《也談元宇宙 ——學術大數據能告訴我們什么?》)
根據上海交大團隊的分析,AR/VR相關的技術,美國、英國其實十幾年前都已經在開始研究了,中國的啟動相對比較晚。 例如,美國關于元宇宙領域最有影響力的研究發表于1986年,而中國的論文則是2000年,晚了15年。 雖然起步晚,但后勁十足。
中國的科技企業彎道超車加入這個賽道,紛紛成立了元宇宙研究實驗室。 新智元也列出了在元宇宙研究主要的帶頭新晉企業,技術方向也是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
比如計算機圖形學,這些還是基礎的計算機相關研究領域。元宇宙的爆發奠基在計算機研究創新基礎上。
(數據來源:《也談元宇宙 ——學術大數據能告訴我們什么?》)
趨勢6:真人融入元宇宙新人類,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共生未來新天地
楊靜女士在演講中表示,未來,真人會融入元宇宙,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融合帶來全新的天地。 楊靜女士透露,因為專訪的機會,她曾與黃仁勛真人合過影。然而,在真實世界里面不是每個人都能去英偉達老黃合影、跟他溝通。 但是,在Omniverse元宇宙里面,任何人都可以跟虛擬「老黃」快速互動。 還有,Nike也出了運動元宇宙,你可以跟喬丹或Nike其他的虛擬明星一起跑步、打籃球等等。
周杰倫也在元宇宙里面開演唱會,還可以賣一些NFT的頭像等等,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在元宇宙的新天地里面,新人類可以放飛無窮想象,進行美麗新世界的創造。
趨勢7:元宇宙元腦進化,未來AI大模型100萬億級參數堪比人類大腦
楊靜女士在演講中提到,「元宇宙要靠元腦來支撐,所謂的元腦擁有地球級別、行星級別的算力。」 中美誰能推出新一代E級,也就是每秒能夠運算100億億次的超算? 現在,世界TOP500超算里面的第一是日本的富岳。
而美國至少有三臺正在研究的算力在1E-2E之間的超算,有AMD體系,有英特爾體系,或許將來還有機會出現英偉達體系的。 中國也規劃了三臺E級超算,但發布時機尚未公布。
未來的元宇宙肯定是行星級別的算力支撐,而元腦也在不停進化。 算法方面,過去兩年在AI界、機器學習界有一個名詞:「大模型」。
大模型是過去幾年AI領域里面的主流,GPT3剛剛問世的時候,參數量是1750億。但去年達摩院M6的參數量已經到了10萬億。 這些都是用錢燒出來的。 GPT3當時花了差不多1億人民幣去訓練,所有說得上名字且參數量特別高的大模型,基本上都是巨型企業或者大國斥巨資建造。
有人預測,GPT-4的規模會達到100萬億參數。相比起來,人類的大腦每個人有一千億個神經元,一百萬億個突觸。也就是說,下一代AI大模型在參數量已經跟人類大腦里面的突觸齊平。
OpenAI的總裁放出狂言,他說我們未來的AI大模型超越人的智能。Meta首席科學家LeCun出來懟他,說你這個是暴力計算,不可能超過人腦。而且那么多錢,要用上億美元去訓練大模型的話,又怎么能跟人大腦的成本去相比呢? 楊靜女士認為,這種大模型和行星級別的算法算力,較之萬向區塊鏈公司董事長肖風老師今天說的去中心化,至少從算法算力方面來講,相對還是比較中心化的。
新人類十倍于我們的規模,行星級別的算力,還有AI大模型巨大的力量,展示了元宇宙元腦三位一體的強大潛力。人類要保持自身的獨特競爭力。我們不僅要思考,而且還要憑借信仰與智慧,繼續在未來新天地當中領航新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