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 | 四種主流勒索軟件占據勒索事件的70%
無論哪種勒索軟件都能造成麻煩,但某些勒索軟件顯然搶錢功力更為深厚,其中四種就占了所有攻擊的近70%。
根據網絡安全公司Intel 471的分析,到2021年底,最常見的勒索軟件威脅是LockBit 2.0,占所有報告事件的29.7%。最近埃森哲和法國司法部都淪為了LockBit的受害者。
報告事件中近五分之一涉及Conti勒索軟件,其中包括去年發生的幾起重大事件,比如愛爾蘭健康服務管理署遭遇的勒索軟件攻擊。該組織的聊天記錄最近泄露了出來,讓人得以一窺勒索軟件團伙是怎么運作的。PYSA和Hive則各自貢獻了10%的上報勒索軟件攻擊。
研究人員稱:“2021年第四季度最為常見的勒索軟件是LockBit 2.0,所有報告事件的29.7%都是由這種勒索軟件引發的;緊隨其后的是Conti,占19%;PYSA貢獻了10.5%;而Hive則是10.1%。”
Intel 471的網絡安全研究人員分析了2021年10月到12月發生的722起勒索軟件攻擊,并確定了受影響最嚴重的幾個行業。
消費和工業產品行業受勒索軟件威脅最重,近四分之一的企業受到勒索軟件攻擊影響,與上一季度相比大幅上升。
消費和工業產品行業之所以備受勒索軟件罪犯青睞,是因為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這些服務。一旦提供商的網絡被加密,用戶就無法訪問自己所需的服務了。
這類案例中最引人關注的一起發生在2020年,當時可穿戴運動跟蹤器和智能手表制造商Garmin遭到勒索軟件攻擊,所有用戶都訪問不了其服務。據報道,為拿到解密密鑰恢復服務,Garmin付出了數百萬美元贖金。
制造業是受影響第二重的行業,15.9%的勒索軟件攻擊指向制造業。很多制造業公司24小時連軸轉,通常生產的是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產品。
專業服務和咨詢是勒索軟件攻擊的第三大目標行業,15.4%的事件發生在該行業;房地產業緊隨其后,占11.4%。
生命科學與醫療保健行業排第五位,調查期間針對該行業的勒索軟件攻擊有所上升。其中包括醫院遭到的勒索軟件攻擊。由于醫療的性質意味著一旦網絡掉線患者就得不到治療,所以有些醫院會選擇支付贖金,也因此而成為了勒索軟件攻擊團伙眼中的香餑餑。
勒索軟件仍然是一個主要的網絡安全問題,勒索軟件攻擊也仍舊屢屢得手,因為就算多番警告支付贖金只會鼓勵網絡罪犯發起更多攻擊,許多受害者還是會選擇支付贖金。
但其實,企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幫助避免淪為勒索軟件攻擊的受害者。比如,第一時間應用安全補丁,讓黑客沒有已知漏洞可供利用。也可以全網應用多因素身份驗證,提高黑客染指賬戶的難度,防止黑客利用被黑賬戶植入勒索軟件或其他惡意軟件攻擊。
企業還應該定期更新和測試離線備份,以備在勒索軟件攻擊成功之時能夠不支付贖金就能恢復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