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xxxxx在线视频软件_久久精品久久久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_天天色天天色_亚洲人成一区_欧美一级欧美三级在线观看

如何形成統一設計風格-實踐篇

開發 開發工具
本篇將總結團隊近來的架構演進工作,以更具體的技術細節,詳細闡釋該理念,作為“統一業務設計風格”的實踐篇。文中詳述了多個層面的設計規約和基于規約的搭建方式,并在末尾回答了上一篇的諸多疑問。

[[439211]]

一 背景

在上一篇《業務團隊如何統一架構設計風格?》中,探討了一種業務架構的設計規范,以期達到這些目標:用標準約束技術細節;用技術工具而非文檔推行標準;持續重構而非造新輪子;重視業務建模。但通篇表述較為抽象。本篇將總結團隊近來的架構演進工作,以更具體的技術細節,詳細闡釋該理念,作為“統一業務設計風格”的實踐篇。文中詳述了多個層面的設計規約和基于規約的搭建方式,并在末尾回答了上一篇的諸多疑問。

二 總覽

上圖以電商產品為例,展示了一套標準框架的各層設計單元。先簡單了解下概念,下一章節會詳細解釋各層的設計規約和搭建方式:

  • 產品模式層

以產品合約描述完整的功能列表;以簽署人身份來定位產品功能的適用場景;以合約分組來描述一個獨立完備的功能域,分組的集合就是產品功能的范圍和邊界。通過對合約分組進行組裝,可以快速搭建商業產品。

  • 業務模型層

為了減少不同技術同學對領域進行建模的風格差異,我們對業務模型的使用場景做了諸多約定,串聯起倉儲管理/業務流程/業務組件等基礎模塊。所有人更關注于業務在模型上的表達,而大大減少了對實現細節的關注。基于對領域的分析,可以快速搭建業務模型。

  • 業務流程層

用一套標準的業務流程框架,描述業務模型的完整執行流程:業務組件是一套高內聚的業務功能集合,基于組件配置將業務模型的信息適配為標準參數,交由基礎設施執行具體功能;流程引擎負責創建和管理流程實例,接收指令來觸發組件動作的執行,并實現狀態推進/條件跳轉和異常處理等分支管控的需求。通過對業務組件/基礎設施的抽象和沉淀,可以快速搭建業務流程。

  • 數據視圖層

用一套標準的數據流機制,來滿足視圖層的定制化需求:數據流訂閱器用于采集數據,物理來源包含區塊鏈跨鏈數據/業務DB數據/文件系統數據/離線任務數據等;數據流消費器用來加工原始數據,生成展示層數據/待核對數據/數據指標等等。訂閱器確保了數據來源的穩定和低成本的快速接入,消費器則交由技術同學自行定制業務邏輯。在不干擾領域建模的基礎上,可以快速搭建數據視圖。

三 規約詳解

1 產品模式

產品合約

1)規約

  • 產品合約以全局視角,描述完整的業務模式,包括:服務的目標客戶,依賴的業務領域,輸出的服務等等
  • 產品合約的內容是一份靜態描述文件,需要由簽署身份列表來界定使用場景

2)實例

以電商產品為例,商家單獨簽署的產品合約被作為商家合約,描述了商品的上架要求;商家+平臺+買家共同簽署的產品合約,則適用于交易下單場景。

3)搭建

  • 新增/修改
    • 低代碼:基于業務需求,在產品中心設計產品模板,明確合約分組和具體內容
  • 使用:
    • 接入時編碼,一次性:在業務系統內編寫對應產品合約和簽署身份的模型類,完成和產品中心的對接,包括合約的創建/失效,基于簽署身份的合約查詢等等

合約分組

1)規約

合約分組以局部視角,描述某個高度內聚的業務領域所提供的功能和依賴的配置信息,包括:業務模型,業務服務,業務流程,業務組件等等

多個合約分組共同組成一個可交付業務的產品合約

2)實例

電商產品合約下,商品分組描述了商品上架的流程和配置,下單分組約束了訂單創建的流程和服務信息,退貨分組則說明了退貨流程和買家能夠享受的客戶服務。

3)搭建

  • 新增/修改
    • 低代碼:以元數據的方式定義一個合約分組,包含模型/流程/配置等等,每一個配置都可以用鍵路徑/配置值類型和限制等描述
  • 使用
    • 硬編碼:在業務系統內定義合約分組的模型類,完成與產品合約內容交互的寫入和讀取,在業務代碼處顯式獲取業務分組實例
    • 低代碼:搭建合約查詢->分組解析->配置獲取的通用框架(引入緩存避免重復查詢),業務層只需要通過元數據描述,就可以獲取對應分組內的配置信息

2 業務領域

模型

1)規約

業務模型描述一個領域內的核心業務實體,是唯一貫通業務流程和業務組件的業務實例

一個業務模型內可以關聯其他模型,但應避免出現循環依賴

一個完備的業務模型描述需要包含:數據模型,視圖模型,業務模型/數據模型/視圖模型的三者轉換,業務模型倉儲等

2)實例

退貨業務,基于退貨單推進業務流程,各業務組件從退貨單獲取必要的業務信息,執行退貨/退款/通知等業務功能;退貨單關聯自一個正向訂單,但正向訂單不可反向依賴退貨單;一個退貨單模型對應一張主單據表和多張退貨明細表,倉儲需要負責完成業務模型<->數據模型的雙向讀寫

3)搭建

  • 硬編碼:編寫業務模型(Model)/數據模型(DO)/數據交互(Mapper)/視圖模型(VO)/轉換層(Converter)/倉儲(Repository)等等
  • 低代碼:用元數據描述,自動生成DO/VO/Mapper/Converter;基于底座提供的倉儲組件,也可以通過元數據描述,自動生成業務模型倉儲的實例

服務

1)規約

1、業務服務是一套以業務領域為單位(interface)作聚合,開放給內外所有使用方的最小業務功能單元(method)

2、業務服務需要一套定義規范(annotation/aop等),對每一個功能單元有清晰直觀的元數據描述,用以實現服務發現/文檔生成/權限管控/穩定性保障等等。元數據包括:業務域,業務動作,讀/寫,錯誤碼范圍,返回值模型等等

3、業務服務的入參,限制為一個sysParam和一個bizParam,前者為調用來源/冪等ID/產品碼/租戶ID等系統參數,后者為各業務自行定義的模型參數,建議為可全鏈路透傳(rpc->api->flow->component)的POJO

4、業務服務以Result形式返回,錯誤碼盡量控制在元數據描述的范圍內,不泄漏任何exception給調用方。返回的業務信息,建議為POJO或VO

5、業務服務不局限于調用方的物理來源,只需要在對接層增加簡單的轉換邏輯,做授權管控即可

6、寫服務的實現,需要有事務管理機制

2)實例

  1. public interface DemoOrderService { 
  2.     /** 
  3.      * 下單申請 
  4.      * @param sysParam sysParam 
  5.      * @param bizParam bizParam 
  6.      * @return result 
  7.      */ 
  8.     @ApiFunction(apiType = ApiType.SUBMIT, funcBiz = "ORDER",funcAction = "APPLY"
  9.             returnType = OrderApplyResponse.class, errorCodeType = CommonErrorCodeEnum.class) 
  10.     CommonResult<OrderApplyResponse> apply(ApiReqSysParam sysParam, OrderApplyInfo bizParam); 

3)搭建

  • 新增/修改
    • 定義-低代碼:基于元數據描述,自動生成interface+method+errorcode+POJO等等
    • 實現
    • 硬編碼:簡單需求/不可模板化/無法流程化的業務需求,直接編碼
    • 低代碼:對于標準的流程發起服務(申請上架/申請下單/申請退貨),用模板實現合約分組加載->流程配置加載->流程初始化(冪等)->流程觸發->結果處理;對于標準的流程推進服務(通知回執/調度推進),用模板實現流程配置加載->流程觸發->結果處理等等。隨著更多服務場景的出現,可以有更多模板化的業務服務。
  • 使用
    • 硬編碼:與所有interface的使用一樣,組裝請求->調用->處理結果
    • 低代碼:基于元數據描述和業務配置,將當前業務對象/外部參數映射為服務入參的POJO,異常處理模板化,成功返回的結果以同樣方式映射回業務對象或外部響應

流程

1)規約

1、Flow用于描述一個完整的業務流程,基于單個業務模型,推進一個或多個業務子環節

2、對于單個業務模型的同一類型業務流程,可以有多個Flow定義,以滿足不同業務模式的定制需求

3、Flow包含遷轉 (transition) ,組件 (component) 和動作 (action) 三級結構,運作原理如下:每次觸發 (operate) 對應于組件的一次action,所有action都成功的component會完結,而所有component都成功的transition將會觸發Flow和業務模型的狀態遷轉。

4、Flow的目標是將復雜流程拆解成多個原子化的業務動作,相互解耦

5、Flow需要結合業務服務/消息/調度等調用入口的觸發,才能實現完備的流程推進

6、Flow需要依賴外部調用方提供事務管理機制(通常是業務服務),需要依賴業務模型倉儲來控制模型的加載和存儲

2)實例

  1.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2.  
  3. <flow id="OrderApply" version="001" desc="標準下單流程"
  4.     <config> 
  5.         <model class="xxx.xxx.Order"/> 
  6.     </config> 
  7.     <init type="INIT" desc="初始化"
  8.         <action operate="INIT.INIT"/> 
  9.     </init> 
  10.     <transitions> 
  11.         <transition from="INIT" to="ITEM_OCCUPIED"
  12.             <component type="ITEM" desc="扣減庫存"
  13.                 <action operate="ITEM.OCCUPY"/> 
  14.             </component> 
  15.         </transition> 
  16.         <transition from="ITEM_OCCUPIED" to="DISCOUNT_OCCUPIED"
  17.             <component type="DISCOUNT" desc="扣減優惠"
  18.                 <action operate="DISCOUNT.OCCUPY"/> 
  19.             </component> 
  20.         </transition> 
  21.         <transition from="DISCOUNT_OCCUPIED" to="SUCCESS"
  22.             <component type="NOTIFY" desc="下單成功通知"
  23.                 <action operate="NOTIFY.SELLER"/> 
  24.                 <action operate="NOTIFY.BUYER"/>               
  25.             </component> 
  26.         </transition> 
  27.     </transitions> 
  28. </flow> 

3)搭建

  • 新增/修改
    • 低代碼:Flow自身的運作由底座組件支撐,只需一次性編碼;若需要定義業務流程,可基于業務組件模板和業務模型,動態生成Flow配置文件;加上版本控制和隔離機制,就可以防止兼容性問題
  • 使用
    • 硬編碼:Flow初始化場景,從當前業務領域的合約分組中,獲取需要的Flow配置,初始化流程并推進;Flow推進場景,基于modelId+modelType+operate+request,可以用模版化代碼自動觸發
    • 低代碼:通過對合約分組中Flow配置的標準化,可以將Flow初始化場景也以模板化的方式實現;當一個現有業務服務需要支持新定制的業務流程時,只需調整合約內的配置即可

組件

1)規約

1、業務組件是某一類業務動作的聚合,面向業務功能設計,不局限于任何一個業務模型

2、業務組件的業務動作,是原子化的最小業務單元,粒度暫無強制要求,但以解耦和復用程度為衡量依據;建議其依賴一個到多個基礎設施/業務服務,以模板化的方式提供標準的業務動作實現

3、對于某個業務模型,業務組件通過開放適配器(詳見【基礎設施-適配】)的方式支持受控定制,或以完全復寫的方式實現排他定制(不允許其他業務復用)

4、所有的核心業務邏輯,都應收歸到業務組件層及其以下(無流程的簡單業務服務除外),包括但不限于:參數校驗,業務校驗,重入/冪等控制,業務模型變更,合約分組變更,計算規則,外部服務交互等等

5、業務組件需要一套定義規范(xml/annotation等),對其支持的業務動作和業務模型有清晰直觀的元數據描述,用以搭建業務流程。元數據包括:業務動作列表和對應的觸發點(operate),支持的業務模型列表

2)實例

  • 核身組件定義類
  1. public interface BizModelDiscountComponent<T extends BizModel> extends BizModelComponent<T> { 
  2.  
  3.     /** 
  4.      * 占用優惠 
  5.      * @param context 
  6.      */ 
  7.     void occupy(FlowContext context); 
  8.  
  9.     /** 
  10.      * 退回優惠 
  11.      * @param context 
  12.      */ 
  13.     void refund(FlowContext context); 
  • 核身組件元數據配置
    1. <componentTemplate type="DISCOUNT" desc="優惠"
    2.     <interface name="xxx.xxx.BizModelDiscountComponent"/> 
    3.     <bizModelMappings> 
    4.         <bizModelMapping> 
    5.             <bizModel class="xxx.xxx.Order"/> 
    6.             <componentEntry name="orderDiscountComponent"/> 
    7.         </bizModelMapping> 
    8.         <bizModelMapping> 
    9.             <bizModel class="xxx.xxx.RefundOrder"/> 
    10.             <componentEntry name="refundOrderDiscountComponent"/> 
    11.         </bizModelMapping> 
    12.     </bizModelMappings> 
    13.     <triggerMappings> 
    14.         <triggerMapping> 
    15.             <triggerTemplate operatePostfix="OCCUPY"/> 
    16.             <methodEntry name="occupy"/> 
    17.         </triggerMapping> 
    18.         <triggerMapping> 
    19.             <triggerTemplate operatePostfix="REFUND"/> 
    20.             <methodEntry name="refund"/> 
    21.         </triggerMapping> 
    22.     </triggerMappings> 
    23. </componentTemplate> 
  • 核身組件模板化實現

適配器Adapter的解釋,詳見【模型適配】小節

  1.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BizModelDiscountComponent<T extends BizModel> implements BizModelDiscountComponent<T> { 
  2.     @Resource 
  3.     private DiscountApiService discountApiService; 
  4.  
  5.     @Override 
  6.     public void occupy(FlowContext context) { 
  7.         // TODO AdapterConfigInfo根據context從當前合約中獲取 
  8.         T bizModel = (T) context.getBizModel(); 
  9.         getDiscountAdapter().processOnOccupyResult( 
  10.                 bizModel, 
  11.                 discountApiService.occupy(getDiscountAdapter().toOccupyInfo(bizModel, new AdapterConfigInfo())) 
  12.         ); 
  13.     } 
  14.  
  15.     @Override 
  16.     public void refund(FlowContext context) { 
  17.         // TODO AdapterConfigInfo根據context從當前合約中獲取 
  18.         T bizModel = (T) context.getBizModel(); 
  19.         getDiscountAdapter().processOnRefundResult( 
  20.                 bizModel, 
  21.                 discountApiService.refund(getDiscountAdapter().toRefundInfo(bizModel, new AdapterConfigInfo())) 
  22.         ); 
  23.     } 
  24.  
  25.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26.     protected BizModelToDiscountAdapter<T> getDiscountAdapter(){ 
  27.         return (BizModelToDiscountAdapter<T>) FlowInstanceFactory.instanceBizAdapter( 
  28.                 "DISCOUNT", (Class<? extends BizModel>) TypeUtils.getRealClassOfParameterizedType(this)); 
  29.     } 

3)搭建

  • 新增/修改
    • 硬編碼:全新業務組件基本無法低代碼化,需要開發有足夠的設計思維和大局觀,權衡復用度和成本后實現初版;隨著業務發展,逐步抽象出模板化的業務組件實現;很多場景下,如果避免不了復雜的定制邏輯,可以自行以策略/職責鏈/工廠等多種設計模式落地,這依賴于開發者的建模能力,不做強制要求
    • 低代碼:已有的業務組件應用于新業務模型的場景,如果已經抽象出合約配置+適配器+基礎設施的標準模板,只需做合約配置即可(通知/核身/存證上鏈等場景適合)
  • 使用
    • 低代碼:在Flow底座中完成業務組件的編排/發現和觸發,一次性編碼;完成Flow配置,即完成業務組件的裝配

3 基礎設施

注:此處的基礎設施與DDD中的概念有很大差異,請勿混淆

規約

基礎設施是一套以高復用高內聚低變化的外部服務能力為單位(interface)作聚合,開放給業務服務/業務組件使用的最小功能單元(method)

基礎設施可以是對渠道能力的封裝,如外部商家渠道服務/跨境渠道服務等;也可以是對通用技術能力的封裝,如優惠服務/商品服務/客戶服務等

基礎設施和業務服務的差異在于:前者的核心功能通常由外部服務提供,在當前系統內的核心職責是參數組裝/場景識別/返回解析和異常處理

基礎設施的定義不依賴于外部服務,入參為自行定義的標準POJO,返回值同樣以Result封裝,屏蔽外部服務的exception和業務異常,業務返回同樣是標準POJO

實例

  • 基礎設施-信息通知
  1. public interface NotifyGateway { 
  2.  
  3.     /** 
  4.      * 通知(郵件/短信/站內信) 
  5.      * @param notifyInfo 
  6.      * @return 
  7.      */ 
  8.     CommonResult<NotifyResponse> notify(NotifyInfo notifyInfo); 

搭建

  • 新增/修改
    • 硬編碼:基礎設施的接入通常是一次性的,低代碼的價值不易發揮
  • 使用
  • 硬編碼:在業務服務/業務組件等調用方代碼中,組裝入參->調用->解析返回
  • 低代碼:在業務組件中,基于下文將介紹的適配機制,可以實現:合約配置+模板化業務組件,低代碼復用現有基礎設施

4 模型適配

規約

  • 模型適配用于銜接業務模型和基礎設施/業務服務,實現模型->入參和返回->模型的雙向處理
  • 在模板化的業務組件中,適配器和基礎設施/業務服務的調用鏈已經固化,各業務模型的組件實例只需要實現對應的適配器,即可完成業務定制
  • 適配器通常與產品合約配置結合,描述業務模型->基礎設施/業務服務入參的映射關系

實例

  • 適配器-業務模型->網銀簽名
  1. public abstract class BizModelToDiscountAdapter<U extends BizModel> implements BizModelAdapter<U> { 
  2.     @Override 
  3.     final public String getType(){ 
  4.         return "DISCOUNT"
  5.     } 
  6.     /** 
  7.      * 生成扣減申請 
  8.      * @param bizModel 
  9.      * @return 
  10.      */ 
  11.     abstract public OccupyInfo toOccupyInfo(U bizModel, AdapterConfigInfo configInfo); 
  12.  
  13.     /** 
  14.      * 處理扣減結果 
  15.      * @param bizModel 
  16.      * @param result 
  17.      */ 
  18.     abstract public void processOnOccupyResult(U bizModel, CommonResult<OccupyResponse> result); 
  19.  
  20.     //... 
  • 訂單模型Order,需要使用優惠扣減服務時,需要實現適配器BizModelToDiscountAdapter:
  1. @BizAdapter 
  2. public class OrderToDiscountAdapter extends BizModelToDiscountAdapter<Order> { 
  3.     @Override 
  4.     public List<ConfigDef> getConfigDefs() { 
  5.         return Lists.newArrayList( 
  6.                 ConfigEnum.DISCOUNT_TYPE, 
  7.                 ConfigEnum.DISCOUNT_TERM 
  8.         ); 
  9.     } 
  10.  
  11.     @Override 
  12.     public OccupyInfo toOccupyInfo(Order bizModel, AdapterConfigInfo configInfo) { 
  13.         // 解析出客戶選擇的優惠類型 
  14.         return new OccupyInfo(); 
  15.     } 
  16.  
  17.     @Override 
  18.     public void processOnOccupyResult(Order bizModel, CommonResult<OccupyResponse> result) { 
  19.         // TODO 根據扣減成功的優惠,重新計算訂單金額 
  20.     } 
  21.  
  22.     // ... 

搭建

  • 新增/修改
    • 定義-硬編碼:當業務組件和基礎設施/業務服務出現調用關系時首次定義,通常不再變更
    • 實現-低代碼:可以用一套靈活的合約配置描述映射關系,實現一次編碼后只需配置維護;但是,這既依賴于DSL級別的描述能力,也需要業務模型和基礎設施/業務服務的設計者,都具備較高的抽象能力,成本較高
  • 使用
    • 硬編碼:當業務開發抽象出可模板化的業務組件時,即完成了首次接入;當基礎設施/業務服務出現新模式時,需要進行適配調整

四 總結

啰嗦了這么多,為避免被過度細節沖淡主題。最后以幾個問題做個小結:

1 業務設計規范體現在哪里?

架構層面,從產品合約->業務領域->基礎設施,我們對應用做了模塊拆解,在不同層面設計了業務規約,約束了各模塊的職責;技術層面,通過多個底座組件,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平臺和業務定制的隔離,限制了業務細節的無序散布。

2 業務設計只有合適沒有標準,為何要強制規范?

規范的目的不是標準本身,本文提出的標準也未必適合所有問題域。想傳達的是,團隊內需要有業務設計的某種共識和沉淀,在每次迭代需求和每次項目產出的基礎上,持續積累持續重構持續優化,這對新人融入/個人成長和團隊協作都很有幫助。

3 如何快速支撐業務,研發效能提升體現在哪里?

需要明確的是,對于全新的業務需求,不會帶來明顯的效能提升,甚至會為了滿足設計規范,帶來一定程度的額外成本。但當多人協作,工作交接,或是現有功能部分可復用的場景下,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溝通和維護成本。舉例來說,當一個業務需求出現時,研發人員需要做如下判斷:

  • 業務模型:是否需要新的業務模型,是否需要調整現有模型
  • 業務服務:xxxxxxxxxxxx業務服務,xxxxxxxxxxxx現有服務
  • 業務流程:xxxxxxxxxxxx業務流程,xxxxxxxxxxxx現有流程
  • 業務組件:xxxxxxxxxxxx業務組件,xxxxxxxxxxxx現有組件
  • 基礎設施:xxxxxxxxxxxx基礎設施,xxxxxxxxxxxx現有設施
  • 產品合約/合約分組:基于上述判斷,評估產品合約和合約分組的組裝

 

帶來的效能提升有這樣幾點:業務領域的每個模塊互相解耦,研發過程并行化,投入人員1+1可以=2;改造范圍更易于定位,資源評估更為準確,進度把控更加清晰;針對頻繁變動且成本過高的模塊,進行針對性的重構,影響范圍可控;上文中的很多處規約,都有潛在的低代碼化可能,能進一步提升搭建效率。

 

責任編輯:武曉燕 來源: 51CTO專欄
相關推薦

2021-10-26 16:09:26

Windows 11操作系統微軟

2011-06-28 16:40:17

Qt Widget 圖片

2024-05-29 07:56:41

2022-03-10 08:31:51

REST接口規范設計Restful架構

2021-07-12 11:24:00

流利說可觀察性平臺阿里云

2019-09-29 10:23:09

APIJava編程語言

2012-11-27 12:23:28

2024-12-16 08:34:13

2024-07-11 07:02:01

2023-10-17 08:15:28

API前后端分離

2017-08-28 15:00:20

軟件系統架構風格

2021-07-29 07:55:20

React實踐代碼

2019-11-20 09:25:03

Visual Stud編程語言

2021-07-08 07:30:13

Webpack 前端Tree shakin

2022-03-04 08:17:53

PageRank網絡等級

2019-11-13 14:00:48

Java架構微服務

2012-01-17 10:20:25

Web App最佳實踐用戶體驗

2022-11-28 08:15:14

Go語言代碼

2022-12-05 09:32:29

Go 語言風格規范

2024-03-22 15:09:32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精品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天天干人人 | 翔田千里一区二区 | 福利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成人在线看 | 色婷婷综合网 | 成人av免费 |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 | 国产高清久久久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激情在线播放 |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亚韩 | 超碰最新在线 | 欧美女优在线观看 | 日本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 成人日韩 | 美女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自拍 | 99re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 98久久 | 亚洲二区在线 | 国产小视频在线 |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精品二区 | 国产一级在线 | 日韩欧美二区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首页 | www.jizzjizz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亚洲日本激情 | 91伊人| 国产精品久久 | 亚洲精品第一 | 91精品无人区卡一卡二卡三 | 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 | 久草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