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廠迎最冷冬天?網傳阿里擬裁員2萬人,凈利下滑高管離職
近日,有消息稱「阿里內部會通知要裁員大概2萬人,管理層更加扁平化管理,有的部門將徹底消失」。
對此,阿里內部人士回應稱,并沒收到相關通知。

(圖源:網絡)
雖然該消息的真實性尚待考證,但近幾年,互聯網的紅利確實能感覺到正在慢慢衰退。
不僅是阿里,還有許多互聯網大廠近日發布財報數據就暗含這一信息。
阿里Q2凈利下滑39%,AI大牛漆遠離職
11月18日,阿里公布了第二季度營收2006.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未達到市場預估的2061.7億人民幣。如果再扣除合并高鑫零售帶來的增長,公司季度的營收則會降為1804.38 億元,同比增長16%。

第二季度調整后凈利潤285.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9%。

此外,在研發投入上,較上年同期減少了40個億。

在財報中,阿里表示電商業務增長大幅放緩,主要原因是來自市場狀況放緩尤其是服裝配飾類目GMV放緩,以及國內電商市場上參與者增多所致。
對于利潤同比下跌,阿里表示主要是由于公司對關鍵策略領域投入的增加,以及公司支持商家的舉措,比如,對淘特、本地生活服務、社區商業平臺及 Lazada的投入同比增加125.75億元。
若不考慮這些投入的影響,公司商業分部的盈利將同比持續平穩。
財報發布后,阿里巴巴美股當晚收盤跌超4%。

另一方面,近日阿里AI團隊大牛也離職而去。
前段時間,前螞蟻金服副總裁、螞蟻AI首席科學家、螞蟻金服人工智能部負責人、達摩院金融智能負責人漆遠,加盟復旦大學,重返學界的消息引發熱議。
右二為漆遠,圖片來源:復旦大學公眾號
漆遠,本科就讀于華中科技大學,是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博士,人工智能實驗室博士后,曾是美國普渡大學計算機系和統計系終身副教授。
據悉,2014 年,漆遠加入阿里,擔任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副總,2015年加入螞蟻金服公司,創建并統領螞蟻金服人工智能團隊,擔任螞蟻金服公司首席數據科學家。
此次,漆遠回歸學術界,被聘為復旦大學「浩清」教授,復旦人工智能創新與產業研究院院長。
2014年,他回國加入了阿里巴巴時,和另外一名負責人在王堅博士的領導下創建了iDST(數據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它便是阿里達摩院的前身。
漆遠加盟后,帶領團隊建立起阿里第一個專業的基于深度學習的語音識別團隊,迅速將語音識別能力提升到世界先進水平。
2017年8月,漆遠率隊正式對外全面開放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客服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創新之一便是結合用戶行為軌跡的語義匹配模型,采用了LSTM+DSSM(Long Short-Term Memory + Deep Structured Semantic Model)的算法。
這項技術讓螞蟻金服日常90%的客服問題可以通過對話機器人自助解決,雙十一智能客服自助服務的比例高達驚人的97%,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服務質量還有了顯著的提升。

除了語音和客服,漆遠帶領AI團隊多點開花。
比如,為支付寶證件審核系統開發的基于深度學習的OCR系統,讓證件的校驗時間從一天縮短到一秒,同時提升了30%的通過率。
再比如在信貸業務中,通過使用機器學習的算法,將虛假交易率降低了近10倍。
而在今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范馳也提出離職,目前仍然未知去向。
范馳加入阿里已經 11 年,先后任職于支付寶、口碑、飛豬和大文娛四個部門。離職前,范馳在阿里文娛負責 OTT( Over-the-top ,流媒體服務)和體育業務。
網友評論

有網友表示,此傳言不知出處,根據現有信息看,有內部人士反饋并未收到相關通知。具體要看后續報道。
據猜測,實際上未必真涉及2萬人,也并不意味著必然要裁員。即使涉及2萬人,按照阿里的體量,內部也可以消化大部分人員。
很有可能是根據戰略發展需要,阿里要對個別業務條線進行整合調整。其中,個別部門被裁撤也屬正常現象;同時也很有可能會新增一些部門。
來自阿里的一位工程師稱并沒聽說,假如20萬員工,10%就是2萬,可能是這樣誤傳出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