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大數據在保護環境上能起重要作用
長期以來,新技術的進步與增加的碳足跡和其他環境問題有著緊密的聯系。而在這方面,大數據正在改變這方面的游戲規則。許多專家認為,大數據將在未來幾年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關鍵作用。
1.研究氣候對不同物種的影響
大數據分析是從許多來源收集大量數據,例如來自人們的推文和照片,然后對其進行計算分析以識別趨勢、模式和關聯。惠普公司和保護國際基金會達成合作關系就是大數據分析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Earth Insights公司就是惠普公司和保護國際基金會合資成立的一家企業,利用先進技術跟蹤全球熱帶森林中的生物多樣性損失。科學家通過隱藏式攝像機記錄的數百萬張動物照片來追蹤人類活動、土地利用和氣候變化對不同物種的影響。
2.提供鳥類臨時棲息地
慈善機構大自然保護協會(TNC)推出了“鳥類回歸”(Bird Return)計劃,將收集和分析來自鳥類觀察者的數據。為了準確預測鳥群何時出現,需要分析來自NASA衛星的攝影圖像、eBird和其他來源的數據,然后將數據與水體圖相結合,以確定鳥類最需要棲息地的地方。然后,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將在適合的地點租用當地農民的土地,之后其土地被洪水淹沒,讓鳥類在遷徙途中筑巢、洗澡、飲水和休息。而當地農民從這個計劃中受益,因為可以為莊稼提供水源,所以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雙贏的局面。
3.研究瀕危物種
傳統上,分析師會收集和分析來自無人機、衛星和野外攝像機的數千張照片。這些信息用于研究不常見或瀕臨滅絕的動物種群、范圍和習性。這是一項耗時的工作,需要耐心、專業知識和專注力。但是,由于采用深度學習技術,計算機現在可以輕松、準確和快速地完成這項耗時的操作。人工智能正被用來獲得對以前未知的動物種群的新見解。人工智能目前正被用于研究中亞國家吉爾吉斯斯坦的神秘雪豹和非洲剛果的大象數量減少的原因。
4.檢測病毒
微軟公司和美國一家大學正在合作開展一項“預兆項目”, 該項目目的是在病毒傳播之前進行檢測。在這項研究中,人工智能被用來分析蚊子在生態系統中從動物身上采集的血液,以獲取有用的信息。一個機器人陷阱捕獲并保存選定的物種,隨后使用基因測序、數據分析、深度學習和云計算技術來檢測它們的血液,以發現危險的毒株。它有可能幫助抗擊寨卡病毒、登革熱和其他蚊子傳播的疾病。
5.拯救北極熊
隨著北極海冰融化,科學家們正在盡一切努力營救北極熊。目前全球只有25000只北極熊。作為該項目的一部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和圣地亞哥全球動物園正在合作采用自主四軸無人機用于監測海冰的發展和北極熊的活動。在華氏零下30度的低溫下,這些無人機將被部署到北極圈研究海冰和北極熊。它的目標是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對北極熊在其棲息地進行監測。人工智能技術將用于檢查迄今為止獲得的數據。
6.氣候與大數據人工智能
得益于當前的技術,現在可以從無數來源獲取氣候大數據,進行整理,并提供給全世界從事氣候研究的科學家。科學家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檢測氣候變化,以提供危害的準確圖片。因此,科學家們將能夠更早地發現風險區域和弱點。
人工智能可以協助分析趨勢和結果,并準確預測未來的脆弱性和危害。
7.提前預測天氣災害
每年發生的天氣災害都會奪去許多人的生命并造成重大的財產損失。氣象部門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了解天氣模式和這些模式造成后果的能力,提早預測此類災難,從而提前做好準備。人工智能將能夠預測災難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或許可以挽救許多生命和大量資產。
結論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的需求逐漸從數據存儲、數據處理過渡到數據應用和數據運維服務,與此同時,傳統的環保行業對于數據的處理模式已然不適應新一代數據中心的發展需要。而大數據技術也正逐漸成熟,一旦完成數據的整合和監管,大數據爆發的時代即將到來。現在要做的,就是選好方向,為迎接大數據的到來,提前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