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B技術這么火,但哪些應用領域才最值得關注?
UWB技術在最近一兩年的時間里,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眾技術發展成了一個市場的大熱點,也讓很多人都想涌入到這個領域中,以期在市場大蛋糕中分一杯羹。
但是,UWB市場的應用現狀到底如何?目前最主要的應用領域有哪些?增長最快的應用領域有哪些?有哪些應用領域爆發會比較快?應用領域的拓展難點在哪里?這些都是想要布局UWB領域的人提起要了解的問題。
1. 應用特點分析
UWB作為定位技術,在B端市場已經應用了10多年,而最近一兩年,C端的應用也開始起勢。
無論是B端的應用還是C端的應用,都需要建立在創造價值的基礎之上,才能被市場所接受,所以,在本報告中,我們從價值的維度,對UWB各類應用的市場潛力進行了歸納總結。
UWB技術最核心的能力就是精準的定位與測距,當然它還具備通信功能,不過目前的通信傳輸技術已經很成熟,若是UWB要兼顧去做通信傳輸,反而會犧牲它的定位性能,除非少量的特殊項目需要使用它的通信能力,否則UWB一般是作為一種定位技術去使用。
從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UWB作為一項通用的技術可以應用于各行各業,但是到底有哪些行業市場潛力更大,對UWB的接受度更高,這是目前所以行業的人都非常關注的問題。
本報告中,我們將驅動UWB商用的因素分成了兩個最主要的維度。
第一個維度,就是需求的維度,需求的維度可以分成管理需求與經濟需求。
管理需求主要是應用方(企業或個人)使用UWB技術最主要的目的是出于對人與事物的管理,這本報告的第一章中,也對這方面進行了說明。
管理需求也是目前使用UWB技術最為廣泛的需求,包括安全管理、人員資產管理、控制類管理、尋物/尋向類管理等。
經濟需求主要基于定位技術,可以幫助企業達到降本增效的效果。比如在工廠場景中,通過對人員與機器設備的合理調度,以提升生產效率。
從目前階段的應用結果來看,采用UWB技術從而提升經濟效益的應用領域沒有太多,即便是有經濟效益的提升,也很難去量化UWB定位方案在其中發揮的價值。
更多的應用場景是基于管理的需求,當然,管理得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損失,甚至通過保險理賠的方式追回損失,也算是對經濟效益的一種反哺。
第二個維度,就是行業推動力,推動力又可以分為政策與市場推動。
政策推動因素,指的是通過法律法規,或者某些行業的標準、規范對UWB定位技術進行直接的利好,比如在某些高危行業,例如化工廠、煤礦/礦山、建筑施工、公檢法司等場景中都有相關的政策文件推動,導致UWB定位技術可以更好的落地。
市場推動因素,指的是行業的一線企業尤其是巨頭企業,基于市場層面對于UWB技術的長期看好,從而自發性的形成組織團體去對這個市場進行推動。
從目前的市場現狀來看,在政策強推的應用領域,應用的落地會更加的明確與直接,當然,在市場推動力中,蘋果、小米、OPPO等手機巨頭的推動力也不容小視,為了更加直觀地了解各類應用對于UWB技術的需求度,我們建立了一個直角坐標系。
2. B端應用與C端應用的差異分析
通過上表,可以發現,B端的需求與C端的需求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
B端的需求整體表現為,需求零散,能用的場景非常多,表中也只是羅列了在本次調研中,常見的一些場景。管理需求比較強,而經濟需求比較弱;政策推動力相對較強,行業推動力比較小,某些領域(比如煤礦、化工廠、公檢法司等)有相關的政策法規直接推動,市場容量都偏小,標準化程度低,其中工廠與醫院/養老院算是潛力比較大的市場。
對于B端市場而言,政策推動力往往占據主導作用,因此,煤礦/礦山、公檢法司、化工廠、電廠等有相關政策的應用市場比較受關注。而在政策之外,具有強管理需求的同時在具有一定經濟需求的場景中,比如工廠、停車場等場景也是具有較高的潛力。
C端市場就比較集中,這是一個由行業推動力為主導的市場,蘋果、三星、小米、華為等手機巨頭對于該市場的推動作用至關重要。市場容量大,并且標準化程度也比較高,不過C端市場能不能爆發,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用戶的需求是不是剛需,目前看來,C端市場對于供應端來說,是一個“很香”的市場,但是對需求端來說,還有待驗證。
除了上表的維度分析之外,我們還總結了UWB在B端市場與C端市場應用的優劣勢。
B端市場與C端市場各有優劣,總結來說,C端市場更有想象力,從目前火熱的UWB芯片環節就可見一斑,在本次調研中,我們發現,目前幾乎所有的UWB芯片廠商都將目光主要瞄向C端市場,因為C端的量足夠大。芯片廠商將UWB對標藍牙,認為在未來,UWB能夠像藍牙一樣,不僅僅成為手機的標配,也能被數以億計的智能硬件產品所采用。
而B端市場,雖然沒有百倍千倍這般指數級別的增長,也沒有數億、數十億的量,但是B端的項目采用按需部署,能夠有實實在在的商用價值,尤其是對方案商來說,一個上千個基站+標簽部署的項目,能夠帶來數百萬的收入,B端項目商業價值同樣也十分廣闊。
3. UWB應用市場優先級分析
UWB的從業者都會關心一個問題:行業應用那么多,到底哪些才更值得去做?當然,官方一點的回答就是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基因與擅長領域,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就會很成功,相信對于很多人來說,并不滿意這個回答。
本報告通過前面對各個B端與C端應用不同維度的分析,再結合市場的潛力,市場的標準化程度,市場爆發的時間先后等因素,將目前主要的應用市場進行了等級劃分。
- 一級市場:是最值得期待的市場,它的特點是市場潛力大,行業需求度高,行業標準化程度高,并且有較大的推動力在推動,并且目前正在快速增長的市場。
- 二級市場:是較為值得期待的市場,相較于一級市場而言,它的特征表現為市場潛力較大,行業需求度較高,但是目前階段行業標準化程度不高導致市場開拓難度增大,或者行業的推動力稍欠。
- 三級市場:它的市場優先等級再降低一些,表現為市場有不錯的潛力,并且需求度也不錯,但是因為標準化問題,或者推動力不是很強力,導致行業發展速度會降低。
- 四級市場:指的是市場容量較小,并且市場開拓難度較大;或者是雖然有較大的市場容量,但是需求度不是很迫切,市場上還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導致市場拓展起來比較緩慢。
我們將目前UWB市場上主要的應用領域按照這四個等級進行了歸納:
來源:物聯傳媒
*說明:
(1) 一級市場主要有三大類,第一類是手機市場,目前蘋果、三星、小米、OPPO等手機廠商已經對外發布了UWB方案,其他的手機廠商雖然還沒對外公布,但也都在積極的布局,這個市場的量大、標準化高。其次是汽車市場,主要是汽車鑰匙,這個市場體量也夠大,客戶集中度高,需求度也強。最后,就是工業制造市場,工業制造雖然是一個B端的應用,也有B端市場標準化欠佳的問題,但是其市場體量也足夠大,而且它同時能夠滿足用戶的管理需求與經濟需求,需求契合度高,結合當前智能制造的大背景,潛力也十分可觀。
(2) 二級市場中,智能硬件屬于C端應用,從理論上來說,這個領域的市場容量比手機更大,但是目前市場上的需求還沒起來,爆發的周期會比較長。而公檢法司、煤礦、化工廠、電廠等場景則是具有較強政策推動的B端應用場景。
(3) 三級市場中,停車場、機場/高鐵站等交通樞紐、醫院/養老院、倉庫等場景雖然也都有不錯的市場體量,但是這些行業目前并沒有明確的政策進行推動,而在沒有經濟效益的條件下,行業發展速度自然就會偏慢。
() 四級市場中,建筑施工、展覽館/博物館、體育/賽事表演等場景在我們調研中,也都有一些項目在運作,但是市場更加的零散,且經濟需求與政策推動力也都欠缺,只是某些項目中因為定制的需求才會使用到。
除了上述列表中的應用場景之外,UWB還有很多其他的應用場景,比如說高校/科研機構中對于?;返墓芾怼⒎忾]園區的自動駕駛、農場里面的人員管理等等,目前雖然還不具備規模,但加起來的市場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