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時代,寫給設計師的 IOT 設計科普
前言
說起物聯網,你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智能家居,語音助手,智能門鎖這些你一定在生活中遇到過,這些就是物聯網的一個分支。物聯網將現實世界數字化,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產品以數字化形式展示。因此作為互聯網設計師的我們,應該去了解什么是物聯網,更應該知道什么是物聯網設計。
萬物互聯
物聯網,并不是一個最近才提出的概念。早在1982年,第一個可以報告可口可樂庫存和溫度的自動售貨機在卡內基-梅隆大學完成。1985 年 9 月,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第 15 屆年度立法周末的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物聯網概念,會上提出“物聯網即 IoT,是人、流程和技術與可連接設備和傳感器的集成,以實現對此類設備的遠程監控、狀態、操縱和趨勢評估。”
在國內華為、阿里、百度、騰訊、JD 等科技公司都有涉及到物聯網。物聯網涉及很廣泛,5G、AI、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型技術都可以認為是IOT的一部分。本文主要討論跟智能家居有關的物聯網設計。之前華為發布了鴻蒙系統,我們可以通過次發布會來了解和熟悉一下什么是物聯網。
6月2日,華為正式發布HarmonyOS 2及多款搭載HarmonyOS 2的新產品。對于HarmonyOS 他的介紹是這樣的“一生萬物,萬物歸一,HarmonyOS 是新一代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為不同設備的智能化、互聯與協同提供了統一的語言,帶來簡捷、流暢、連續、安全可靠的全場景交互體驗。”
這意味著鴻蒙系統不僅僅是手機系統,此前只用于智慧屏、可穿戴設備等產品的鴻蒙操作系統將在更多品類上使用。
這款基于微內核,全場景分布式HarmonyOS構建的是一整套全場景應用的完整平臺工具鏈與生態體系。鴻蒙2.0不僅提升了手機系統的安全和速度,在智慧屏方面擴展到了更多的智能設備,包括穿戴設備和手機。這就代表鴻蒙系統可以用一臺設備調用另一臺設備的硬件,手機只是他的入口而已。
在發布會上,視頻演示了只要輕觸微波爐就可以喚起手機里的面板調控微波爐,而原理僅僅是因為設備中用了鴻蒙系統。
有了技術的支持,我們會接觸到更多智能化產品,支持物聯網的設備從周圍收集數據,并在適應用戶的日常需求的同時向用戶提供可用信息。從獲取天氣、無交通路線、食譜等信息到處理房屋中的熱設備、給植物澆水、鎖門和遠程激活攝像頭等。支持物聯網的設備能夠做一些聰明的事情,讓我們的生活更輕松。甚至到了后期,有了機器學習(ML)和算法支持來跟蹤我們的喜好和行為模式,從而讓我們能通過面板做出相應的決定。
鴻蒙系統追尋的萬物互聯,萬物歸一的概念,在UI設計界面上都可看出來,他們甚至把文件搜索都做成宇宙探索的樣子。因為鴻蒙OS的技術支持,智能化設備會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我們平時用的工具中,可能是你牙刷,也可能是你的臺燈,而這對我們的設計也有了相應的挑戰,我們需要依托更高級的計算能力,產生更智能化的輸出,而對設計以及交互不僅僅是“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更多需要的是“用戶參與式設計。
物聯網的四個關鍵設計原則
IOT是一個非常依賴于互聯網的設計,但它又是一個依托于現實設備的面板。IOT設計有四個關鍵設計原則:
- 情景化設計
- 面板設計與實際設備交互同步
- 用戶參與式設計
- 基于 I/O 場景模型設計
1. 情景化設計
從UI來講,IOT設計與平時的UI界面設計沒什么不同,但從整體上思考,是需要考慮到TUI(觸摸用戶界面)、VUI(語音用戶界面)、GUI(圖形用戶界面),甚至是 CUI(對話用戶界面)等交互。情境化設計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頻繁任務的復雜性。
舉個例子,在設計中需要一個靜音操作,簡單路徑為導航“菜單—選項—聲音設置—靜音”,在通常情況下,這樣的路徑毫無問題。尤其是在響應式觸摸屏上,但是在功能性IOT面板設置中,該鏈路中執行的每一個操作都可以替換為菜單屏幕或“主頁”上的靜音按鈕或提示。簡單的一站式提示,是IOT設計中應該追求的目標。這樣,用戶不需要太認真思考在做什么就可體驗到最有價值的設計。
VUI是物聯網設計中的需要注意的一環,很多物聯網設計是沒有沒有觸摸輸入或按鈕,僅使用語音 UI 觸發多個操作。因此,從設計師的角度來看,這將是具有挑戰性的。
因為缺乏視覺活動,而且大部分過程都是由技術本身完成的,物聯網設備和在其中執行的操作對用戶來說應該是及時和有目的的,這意味著設計應該適應用戶的周圍環境并做出相應的響應。
2. 面板設計與實際設備交互同步
無論是制作哪種類型的 IoT 面板,用戶體驗都應該簡單、易于導航、感覺幾乎是自然的。也就是說在一定情況下,面板設計需要保持真實的外觀和交互,這樣當用戶操作面板時,跟設備有一個熟悉度。
不僅是設計產品,設計面板的組件時,都需要一個最優流程,其中用戶習性和交互流程都是需要考慮進去。如果僅僅專注于通過的組件或交互而忽略之前沒有通過的組件或交互,可能就會產生幸存者偏差的邏輯錯誤。物聯網產品的設計目標在于它最終是需要為客戶增加價值,如果使用的復雜性超過了價值,那么設計的產品就會失敗。
3. 用戶參與式設計
用戶參與式設計主要目的在于提醒設計者,設計的目的在于連接人,而不是產品。物聯網家居的設計目的在于讓用戶能與設備之間開啟對話和互動。而手勢的設計也是其中很關鍵的一點。
不同于點按,IOT設計中還有捏合、滾動、強制觸摸等操作手勢。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設計師有較為跳躍的思維方式為物聯網設備創建功能性和有目的的操作。在設計一些沒有屏幕或基于觸摸的導航的面板設計時,需要嘗試嘗試語音、手勢、眼動運動等內容。
4. 基于 I/O 場景模型設計
I/O設計主要是跟硬件相關聯的,了解I/O模型有利于我們設計預測操作。通過I/O模型設計,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手勢、動作或單詞將啟動一系列有用的事件。這就像是條件設計,如果A觸發了B,那么C完成。基于這種設計場景,我們可以產生一鍵執行類操作,當你在面板中設置了條件后,借助一系列智能產品,只要說幾句話,就能打開窗簾,點亮燈光,給房屋加濕。
用戶通過一個簡單的手勢動作啟動一系列步驟,這種基于I/O模型設計可以給用戶帶來極致體驗。一鍵場景控制不僅適用于普通用戶,對一些特定人群來說更為重要。而對于設計師來講,未來的智能UI設計不僅依托于設計師本身,更依托于數據和算法。
總結
不僅是智能家居,物聯網帶動的智慧交通、智慧社區也在逐步落地。人工智能不再是一個遙遠的事,物聯網設計也跟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了解和關注IOT設計是重要不可忽視的一件事。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我相信越來越多的科幻故事的情景會發生在我們的現實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