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終究取代人類?要全方位勝過人類,目前不太可能的
前幾年,人工智能技術逐漸發展起來之后,社會上就開始出現了對于人工智能的不同看法。有觀點認為,人工智能能夠替人類去完成很多人類自身無法完成的工作,例如深海探測、火山探測等危險工作。而且當人工智能技術達到一定高度之后,人類文明也會達到相應的高度。但也有觀點認為,人類應該提防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一旦讓這類技術發展過頭了,反過來會對人類的生存產生威脅。
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全世界都在抓緊時間、抓住機會地發展人工智能,每當人類在人工智能發展上取得階段性的突破,往往會出現對人工智能擔憂的聲音。那么,為什么人類既要靠人工智能來發展經濟、提高人類文明程度,又會對這種技術感到擔憂呢?歸根結底,人類的正反兩面導致了科學是一把雙刃劍。HBO公司從2016年開始就推出了以人工智能為題材的連續劇《西部世界》,里面就講到了當人類將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高度之后可能發生的情況。
劇中的人類已經能夠造出和真人一模一樣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并以這些機器人為基礎創建了一個龐大的成人主題樂園——“西部世界”。這個“世界”里沒有任何法律、規則的束縛,游客在其中可以隨心所欲,這也就導致了很多游客在其中肆意殺害和處理被稱為“接待者”的機器人。然而,令現實世界的人類沒想到的是,西部世界中最古老的機器人已經擁有自我意識,并在之后走上了反抗人類統治的道路。
由于篇幅有限,這里不多介紹劇情,總的來說這部劇對人類發展人工智能還是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可能有些人看完整部劇之后會更加擔憂人工智能的發展。但筆者認為,從人類目前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情況來看,還不至于擔心人類的生命會被人工智能威脅到,因為人類和機器人相比還是存在著多方面的優勢。
首先是思維和意識方面,人類的思維意識完全有大腦產生,從而對肢體活動進行控制。而控制機器人活動的是程序代碼,是人類提前設定好輸入進去的。當然不排除未來機器人學會了深度學習后自行創造和修改代碼,但這種情況目前還僅出現在科幻作品中。其次,是人腦和機器人CPU的比較,表面上看人腦的存儲和運算能力遠不及CPU,但在保持結構完整的情況下,人腦的運行幾乎不會出現故障,而CPU可能因為運算量過大、存儲量過大而出現宕機現象。
再者,人腦能夠將已經儲存好的記憶進行隨意調用和組合,CPU目前還不具備這樣的靈活度。總的來說,人工智能機器人要發展到全方位超越人類,一兩百年內是不太可能的。但人類在不斷發展人工智能的過程中,也應該提防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