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中的混合云,你了解多少?
近幾年,隨著企業、政府單位等用云率的持續提升,混合云成為云計算未來的一個主流發展趨勢,其優勢愈發凸顯。各類用戶的比例逐步上升。云服務提供商紛紛在混合云市場布局,加大投入力度。混合云的興起,對多云管理能力、云網協同能力、安全能力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中國信通院發布的白皮書,對混合云架構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建議要求。
(1)多云管理能力
從成本角度來看,公有云的使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要低于私有云。同時綜合考慮隱私性、合規性、安全性因素,企業采用公有云與私有云混合部署、由多家云服務提供商提供資源服務的模式將成為一個發展趨勢。但這也帶來了資源管理、運營服務、統一門戶等方面的問題。在資源管理方面,需要對所有云數據中心的資源進行統一管理與運維,應能實現統一的資源告警、資源統計、日志分析、故障定位等。在運營服務方面,需要將云基礎設施資源封裝成為云服務,基于服務目錄提供端到端的開通、監控、計量計費等一系列的運營服務。在統一門戶方面,應能夠為管理員提供統一的資源管理與運維管理界面,實現對虛擬資源、物理資源等的統一維護與管理,同時應提供用戶訂購界面,并能夠實現對已分配的虛擬資產的管理,包括使用與釋放等。
(2)云網協同能力
混合云架構需要通過網絡打通企業本地信息化基礎設施、公有云及私有云,同時可能需要聯合多家云服務提供商,因此如何實現云網協同成為實現混合云架構的關鍵。要實現多云間的互通,對網絡質量、穩定性、可靠性提出了較高要求。在多云互通方面,云和網的協同需要保證各資源池與企業本地計算環境的互聯互通,包括單一本地環境與多個VPC(Virtual Private Cloud,虛擬私有云)的連接和單個VPC 與多個本地環境的連接。在網絡性能方面,應能夠在帶寬、時延、丟包率等性能指標上滿足用戶多樣性的應用要求。在可靠性方面,應能夠支持多條網絡專線的容災,當一條網絡鏈路出現故障時,能夠及時快速將流量切換至使用冗余鏈路傳輸,避免單點故障。
(3)安全能力
隨著更多企業業務在混合云平臺上的應用,對企業數據和業務的安全管理變得越來越困難。本地基礎設施及多個私有云、公有云構成了復雜的環境,對混合云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網絡和傳輸安全方面:為避免多個云平臺網絡間的互相影響,需要通過安全域劃分、虛擬防火墻、VXLAN 等方式實現網絡的隔離;為保障傳輸安全,需要使用HTTPS等安全通信協議,以及SSL/TLS 等安全加密協議;為保障網絡連接可靠性,需要使用VPN/IPSec、VPN/MPLS 等安全連接方式。為保障邊界安全:需要使用安全組、防火墻、IPD/IDS 等;為實現對流量型攻擊和應用層攻擊的全面防護,需要對通信的網絡流量進行實時監控,針對DDoS、Web 攻擊進行防御。
在數據和應用安全方面:在存儲、備份和傳輸過程中應該對數據進行加密,防止數據被篡改、竊聽或者偽造;通過數字簽名、時間戳等密碼技術保證數據完整性,并在檢測到完整性被破壞時采取必要的恢復措施;使用安全接口和權限控制等手段對數據訪問權限進行管理,從而避免敏感數據的泄露。
在訪問和認證安全方面:使用基于密碼、基于角色的分權分域等方式對訪問進行控制,防止非授權或越權訪問;采用隨機生成、加密分發、權限認證方式進行密鑰的生成、使用和管理,避免因密鑰丟失導致的用戶無法訪問或數據丟失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