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門聯合進駐滴滴,如果證據確鑿,滴滴會面臨什么樣的處罰?
7月16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一則信息,按照網絡安全審查工作安排,國家網信辦、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進駐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網絡安全審查。
有網友評論說,滴滴通過一系列作死操作,成功集齊了七顆龍珠。只不過七龍珠帶來的不是希望,而很可能是毀滅。
滴滴究竟怎么了?
大家都在猜測,滴滴是否把中國道路數據泄露給了其他國家,這是真的嗎?
滴滴事件的來龍去脈,究竟是怎樣的?
故事還要從2012年開始說起。
2012年6月20日,路透社報道,美國證監會正式要求四大會計事務所,必須向其提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審計底稿。
審計底稿是什么?
審計底稿是一家公司紙質的存在形態,包括了所有用戶數據、所有會議記錄、所有溝通文件、所有程序表格等等等等,能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無疑不是行業中的翹楚,其中可能還含有與政府部門往來的一些機密信息。
審計底稿包含了一個公司所有的商業機密。
如果交出審計底稿,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將沒有任何秘密,赤裸裸地站在美國面前。
好在中國證監會頂住了壓力,并且態度極其強硬,寧愿付出中概股連續2年不赴美上市的代價,也絕不交出一份審計底稿。
但是這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國企業,都是硬骨頭。
雖然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滴滴交出了審計底稿,但相關部門極其嚴厲的措辭和果斷的行動,以及滴滴的一系列操作,無疑放大了這種可能性。
按照一般規則,企業上市屬于重大利好消息,會被大力宣傳。例如小米在港交所上市,就進行了全渠道的宣傳,而且到處可以看到雷軍在港交所敲鐘的圖片和視頻,創始人還進行了公開演講。
但滴滴的上市卻一反常態,十分低調。
6月30日,滴滴悄悄在美國上市,百度、知乎、微博等平臺,卻沒有一點消息,直到7月2日,相關部門啟動對滴滴的安全審查程序后,所有人才知道滴滴在美國上市的消息。
滴滴為什么選擇在美國上市?
這是一個迫不得已,或者說必然的選擇。
在A股上市的條件之一是企業要連續三年盈利,在港交所上市企業最近一年的凈利潤不能低于2000萬港幣。這些條件滴滴都沒有達到,只能選擇唯一的去處——納斯達克。
2020年,滴滴地圖與公交事業部總經理柴華,在中國測繪學會2020學術年會上,分享了一組數據,滴滴出行每天新增軌跡數據超過108TB,司機和乘客每天會上報數十萬量級的路況事件,滴滴地圖基礎數據準確性已超過95%。
如果這些數據泄露給美國,無疑會對國家安全產生極大的威脅。
很多網友以為,滴滴出行已經到了大而不能死的程度,它關系到成千上萬司機的生計,數以億計的用戶也不能沒有滴滴出行。
然而,在國家安全面前,這些都只是浮云。
國家安全,是一個國家生存發展的根本前提,是一個國家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礎。這是任何一個組織、企業以及個人所不能侵害的。
另一方面,滴滴出行也遠遠沒有到“大而不能死”的地步。
除了滴滴,嘀嗒、曹操等平臺依然獲得很好,如果滴滴倒下了,對于司機和用戶來說,也只不過是換一個平臺而已。
這一次的網絡安全審查,對滴滴而言,最壞的結果是平臺徹底涼涼,相關責任人被追究刑事責任,最好的結果可能是罰款。
無論過程如何,我們靜待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