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shark使用之數據包長度
【數據包長度】在Wireshark的統計功能中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項,也不被工程師所“待見”。其實這項統計分析很實用,很是喜歡,一直是本人用作網絡故障分析的“首選項”,抓取數據包或拿到問題數據包文件后,不做任何過濾,第一看“概要信息”,第二就是進行數據包長度分析,其原因有二:
大包和小包的占比。通過圖表首先查看是否有小于40字節和大于2560字節的報文存在,如果有則判定為“異常”數據包,大量的小包將會使網絡開銷增大,線路傳輸抖動振蕩,造成網絡不穩定,效率變低。反之大量的大包將會增加負荷,消耗帶寬,造成數據傳送丟包,延時,擁塞,嚴重時將造成網絡阻斷等故障。如:arp掃描,tcp重傳等。
分析包分布情況。打開【數據包長度】窗口,首先查看每一檔的報文數量,然后可以通過顯示過濾器篩選出“懷疑”的協議類型,分析在所有報文總數中的占比情況,逐一分析比對,從數據包長度的每一檔報文的分布情況,可以初步分析出是否有“異常”流量存在。如:arp病毒攻擊,廣播風暴,路由環路等。
如果這兩點看不出什么問題,那么問題就很“奇怪”了,且需要深入分析。
【數據包長度】把所有數據包分為十檔(如圖),每一檔都有具體的統計數值,占比等信息。從這一刻開始,重視【數據包長度】吧!